ABC小说>青春校园>宁在心上>22.第 22 章
顾恺宁有些好奇,“柿子林是什么地方?”

陆颐笑了,“柿子林,如果是秋天去到你会看到满满的柿子挂满在树上,现在带你去是为了让你舒服一些。老宅人太多了,是我父亲家的亲人住居多。”

顾恺宁从不过问陆颐的家事,他说多少,她就听多少。“好的。”

郭叔开了一台宾利幕尚,送他们去柿子林。全程都很安静,大家都不急不躁。只是询问陆颐。“老爷子知道你回来了,他问你什么时候回家看看。”

陆颐听了以后,大约是明白了陆老爷子深意。“嗯,会的,安顿好以后,我就回家拜访。”

窗外风景随着车的速度不断变换,顾恺宁看了看许久没来过的b城,除了感叹城市发展进步速度之快意外,就再无它想法。看着看着又打起盹来,不自觉的靠在了一旁的车窗。陆颐看到怕待会有什么意外,立马把顾恺宁昏昏欲睡的小脑袋顺着自己肩膀上靠。还把一张羊毛毯盖在她身上,让她不用受凉。

陆颐这些行为,郭叔全看在眼里。郭叔已经太久没有见过这样的陆颐了。这个小姑娘是少爷心尖上的人。郭叔眼神有些担忧,想起前两天陆老将军兴致勃勃准备给陆颐介绍他的那些战友们的孙女……但愿不会出问题吧。

柿子林到了,陆颐跟顾恺宁介绍这里的一切。

“这是我为了纪念家人在b城投资创造出,适合居住的中式庭院的桃花源,也就是徐子谦他们一直做的项目。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集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身的综合得特性,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这座桃花源主入口「登岛归园」,两棵姿态优美的日本黑松完美配对,树冠圆满如伞盖,树干苍劲虬曲盘根错节如两条蟠龙,树枝一段探入水面,犹如神话里的游龙。”

两人走入内庭,一个趣味非凡的庭院映入眼帘。

“这是参照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设计打造,一个高度凝炼了苏州园林主要元素的庭院。园子里,山石、水池、曲桥、水榭和桂花、朴树、腊梅等花木,你可能觉得看似随意无序,但其实是很有章法地出现在庭院的各个角落。”

“门口的两棵朴树造型似仆人往前俯身,与之呈犄角之势的是一棵桂树,形成富含寓义的中式园林布景「前有仆人相迎,后有贵人相助」。”

穿过门庭,步入园林内,一派白墙黛檐错落有致。每走一步,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景观;每一个门里,都是另一番别样的景致。

园林里的花纹都是精雕细琢而成,技艺繁复精细。“我们脚下看似寻常的园林小径,其实是苏州园林营造的八大作里的「土作」--花街铺地,这种营造手法极为耗时,平均每天只能铺设2 平米。

桃花源内花街铺地形式非常多,陆颐细细介绍。“他们用每一颗精挑细选的南京雨花石,铺出了十字海棠纹、冰裂纹、龟背纹、灯笼纹等各种样式。每一个样式背后,都是一份美好的寓意。苏州香山位于太湖之滨,自古出建筑工匠,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人称「香山帮匠人」,史书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园林内的假山,由曾为承德避暑山庄掇山的「香山帮」大师袁荣福逐块亲手垒叠而成。”

“香山帮已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全国屈指可数。香山帮匠人作为紫禁城皇家园林建筑和苏州园林的缔造者,精湛技艺世代相传。在建筑技艺上形成了一个集木作、瓦作、砖雕、彩绘、石作、漆作、迭山、铺地等多任务种为一体的建筑群体,堪称「八大作」。”

“这里苏州园林传统的「美人靠」,工艺几近失传。仅其中一个,就花费了5位匠人的心力。香山帮走来有500多年历史了,因做工精致,用的工艺是传统古建的八大作,有的工序多达二十余道,面临失传。”

“柿子林这里的桃花源其实就是一个小苏州,有南街北巷,还有接地气的「街巷文化」。南北主轴「卧龙街」,配合划分


状态提示:22.第 22 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