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言情总裁>残明虎啸>第一百三十三章 当场威胁

陈奇瑜更是脸色大变,他原本是五省总督,因为崇祯七年那次剿匪,李自成张献忠假投降,他以纵匪逃脱被问罪,幸亏不像历史上那样造成严重的后果,否则就是被贬谪去戍边的命运。

这还要感谢陈子强当初大败豪格,回头又给了高迎祥一记痛击,让其他匪众吓得龟缩一隅,不敢冒头,而陈奇瑜又善于推诿责任,只是被降了级留待在部里以观后效。

他其实这次不想出头的,但乡党托上门来,一来面子上过不去,二来他当初能被留在兵部侍郎位置上,那些山西官员出力不少,人情难还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此事看着就怪异,顺天府这边不说,蔚县可是黄得功在守,这位出身辽东,却是京营猛将出来的总兵官,谁都知道是陈子强的人。

明末京营三猛将,黄得功,孙应元,周遇吉,都是名垂青史的良将,也是忠心耿耿的大明最后支柱,他们说是京营,其实是曹化淳亲自领导的勇卫营出身,只是编制在京营罢了。

历史上曹文诏死后,大明后面的胜仗几乎都是这三位打的,直到孙应元和周遇吉先后战死,李自成才攻进北京城。

也是崇祯当初把黄得功和周遇吉派出去,两个不在京城,孙应元早几年就战死了,和曹文诏一样,没有后援生生被人群堆死的,那是崇祯十五年的事了。

勇卫营其实就是腾骧,武骧等四卫,原本隶属于内监御马监,崇祯委任孙应元督理,黄得功周遇吉为辅,训练士卒而成的一支劲旅,挂京营名下,由曹化淳亲自指挥。

陈奇瑜知道黄得功跟陈子强交情深厚,也想过这事背后可能有陈子强的影子,但目前还不能确定,毕竟朝廷大军对治下百姓动手,怎么说都是大忌,想来陈子强不会这么莽撞。

可今天一开口陈子强就说话了,陈奇瑜心中咯噔一声响,明白这事还真就是这小子干的,再想想传言中,他连周王福王都敢抢,还有谁是他不敢动的。

要说周王还好,毕竟跟皇帝这一脉远了许多,可福王可是崇祯嫡亲的叔父,与其父皇只是不同母罢了,虽说当年为了福王差点废了先皇帝,可即使是先帝天启也对这位皇叔优容有加,为的正是这嫡亲的血脉。

可福王还是被陈子强阴了,也没见皇帝发作他,听说被训斥了几句就算完事了,陈奇瑜现在真是后悔死了,什么人不惹偏去撩拨这头老虎。

当然有怕死的人也有不要命只要钱的二货,又一位御史站出来了(这里不能写名字,反派人物又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写真名我怕会被他后代寄刀片/嘿嘿嘿)仗着自己言官的身份,大声反驳道;“平江侯此言差矣。”

陈子强转头一看,不由得乐了,这货一副道貌岸然,一看就像个正气凛然的人,偏偏装作生气涨红了脸,要多好玩有多好玩。

陈子强乐得问道:“您说您说,本侯有错就改,绝对是从善如流的。”

崇祯轻咳一声,瞪了陈子强一眼让他安静点,金殿上不许说笑,陈子强小鸡啄米般点头认错,憋着笑看着那御史,等他发言。

那御史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平江侯说张家口之事该由顺天府上奏,可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凡我大明官员皆有义务揭发乱党”

一边正等着他反驳陈子强的陈奇瑜,本想听到什么好的发言,没料到听到的却是乱党的言论,捂住嘴连连咳嗽,想死的心都有了。

暗骂这他娘的什么猪队友啊,好好扯什么乱党,大明谁都能当乱党吗,不说其他人,就陈子强的身份,犯得上去当乱党,说出去也要有人相信啊。

除非他自己能当皇帝,否则谁当皇帝比得上当今这位宠信他啊,蛋疼了差不多,那御史还不知道陈奇瑜这是提示他不要再说了,越说越起劲。

“湖广总兵黄得功,镇守蔚县,人言其为世之猛将,然张家口近在咫尺,夜间如此大乱,身为良将竟然不闻不问,如此行为让人不得不怀疑,匪徒的来历之可疑”

洋洋洒洒的说的人昏昏欲睡,陈子强撇撇嘴,慢条斯理地说:“哎那个谁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三章 当场威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