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言情总裁>残明虎啸>第一百六十九章 整顿大明水师

一句话堵得弹劾的人差点吐血,若是坚持朝鲜不内撤,万一鞑子攻进平壤皇宫,真把李氏家族连根拔起,谁也担不起这样的骂名。

大明现在无力对辽东征伐,只能暂时这样,先保存朝鲜的元气不被消灭,等到大明真正恢复过来,再重新抢回来。

无法可想的言官们除了私下啰嗦外,再也不敢弹劾,凶狠的陈子强可是说了,再乱说就让他们自己去朝鲜抵抗后金的入侵。

内阁公事房中,兵部尚书杨嗣昌凝重地望着陈子强道:“绣虎可曾想过训练水军所需花费巨大,户部凑不出这么多银子,西北刚刚平乱,这次鞑子入关又是一笔开销,仓促间只会把事情办坏啊。”

陈子强沉吟着回答道:“此事我细想过,因而建议内阁上一道条陈,咱们现在不急着建造新的舰船,但前期的事要先做起来,我大明水师不缺经验丰富的人员,不缺击败对手的武器,但各级官吏克扣军饷,卫所军户流失厉害,这已经威胁到大明的海防了,故而此次借着大胜的机会,整顿沿海水师卫所是必要的。”

明朝的水师是一支战无不胜的水上军队,从明成祖开始,大明水师无论对上哪个对手,都是以胜利告终。

万历年间的露梁海战,打的日本两百年一蹶不振,天启年间的澎湖海战,崇祯时期的料罗湾海战都是大败当时西方最强大的海军荷兰人。

更远的嘉靖年间的西草湾海战,正德年间的屯门海战,打败的也是那时候西方最强大的葡萄牙海军,迫使这些以殖民为目的的西方强盗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对中国出手,满清两百年的海上平安,不能不说是因为大明朝的余荫护佑着他。

强大的明朝水师,却是最尴尬的一支军队,因为没有对手,而且帝国不重视海上边防,他们经常被抽调去修建城池宫殿,运送达官贵人的私人物品。

更为可耻的是,不仅各级官吏克扣水师军饷,就连皇帝也这样干,把水师经费移作他用,这在大明不是什么稀奇事。

陈子强为此特意跑进宫,跟崇祯软磨硬泡后,得到他的承诺,日后兵部预算的水师经费,不再挪用,他这才找杨嗣昌说整顿水师事宜的。

“绣虎啊,老夫知道是前期准备,可你要提高沿海卫所的饷银啊。”杨嗣昌无奈地说着,陈子强嘿嘿回答道:“老杨啊,每个军户饷银只有一石粮,这日子谁过得下去啊,咱们总不能又要马儿跑,还要它不吃草吧,提一点吧,日子好过些才有精力训练啊。”

杨嗣昌只得答应,每人每月提高二斗,内阁写下条陈给皇帝签发,当然朝鲜的事目前最重要,内阁这几天一直在商议此事,终于同意陈子强的建议。

此事定下后,朝廷派出使者去朝鲜协调,同时下旨给福建总兵郑芝龙,命令他看紧日本,严禁他们侵扰朝鲜。

此时的日本根本不敢违逆,自从万历年间惨败后,日本海上力量几乎被消灭一空,郑芝龙的舰队对他来说,就是庞然大物。

连当时的荷兰人每年都要上交十二万银币的保护费,以换取舰队在南海东海海域的航行安全,大明的水军虽然已经没落,可郑芝龙的舰队还是当时海上最强大的存在。

而对于郑芝龙来说,虽然还是偷偷干着海盗的勾当,但对于朝廷的命令,只要不涉及他的利益,他还是愿意遵守的。

汉人自古以来依恋故土的习惯,已经刻进骨髓里,他可不想被朝廷当做海贼,不得上岸,所以当年才愿意被招安,挂上一个朝廷任命的官职。

既然当了官,起码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郑家同样以儒家的诗书培养后代,后来的郑成功,一生忠心耿耿,正是从小接受这种教育的原因。

大明同时开始整顿海防,凡属于水师编制的命令巡按御史重点监察,若有克扣军饷的一律抄家问罪,和整顿陕西辽东时一样,前事不究,但命令下达后再犯的一律从严治罪。

同时把山东登州卫,浙江宁波卫,福建铜山水寨,烽火们水寨,广州七卫等一些重点水师划出卫所军户,按照陕西辽东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九章 整顿大明水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