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言情总裁>残明虎啸>第六十章 监军

既然是先帝的义子,内阁对于陈子强此次的功勋就好处理了,直接奏请皇帝封爵,可在封爵上又有分歧。

陈子强是义子,自然不能按宗室册封,也不能按外戚册封,这点是共识没有异议,但究竟是按文臣爵位还是武臣爵位,内阁和皇帝不一致。

内阁认为陈子强是凭战功封爵,应该按武臣封爵,皇帝坚持按文臣封爵,两者的区别不仅是诏书上的书写不同,而且日后对朝政的干预才是重点的不同。

明朝只有公侯伯三等爵位,并没有子爵男爵的称号,这两者只在朱元璋时代,给战死的功臣册封过,取消了这两者封赠给活人的规矩。

武臣爵位可以为帅,可以持掌五军都督府,但不得干涉六部九卿的政务,多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也就是大明的勋贵阶层,与国同休。

文臣封爵却多是流爵,甚少世袭的,但却可以参与政事,任职六部,像明初的李善长刘伯温等人皆是,所不同的是他们是世袭爵位。

世袭也有两种,一种是继承爵位不降级,一种是继承者降级,直到没了爵位,大明开国和靖难之役的那些武臣,基本上都是不降级的爵位。

“奉天承运皇帝诰曰:...守正文臣按查司签事....陈子强,着升正四品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册封为超品三等伯平江伯,钦此!”

纷纷扰扰的争吵,终于在懿安皇后出面,韩鑛支持下以文臣册封陈子强爵位,其实这也说的过去。

陈子强虽是以军功封爵,但他此战是以兵备道的身份参战的,内阁中只是温体仁不忿,怂恿大家以武臣来看待此功,才会有这次争执。

这一来崇祯是真的对他失望了,温体仁行事虽隐秘,但如何逃得过东厂锦衣卫的侦查,崇祯知道韩鑛不会反对,那必定是其他人在作祟,严令彻查此事。

曹化淳深知温体仁和陈子强不和,一开始就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没几天就收集到他和心腹联络的证据。

崇祯接到消息后大怒,当年不是没人举报温体仁貌似恭顺,其实是大奸若忠,只是此人是自己硬推上去的,内心总会倾向于他。

即使后来有了疙瘩还是没罢免他的阁老身份,一直留在内阁之中,这次总算认清了他的真面目,他这是要断了陈子强的仕途啊。

从陈子强被封爵温体仁就知道自己暴露了,明白再也无法呆在内阁了,自己请辞还能留个体面,若是再拖下去,早晚被找个错处发落了。

不提温体仁告老,崇祯跟他上演一番三辞三让的戏码,陈子强被封爵引起了八方瞩目,不仅妻子叶小鸾的诰命提高,李香君也得了一个七品安人的诰命。

陈子龙也被外放回应天府任同知,在方越贡手下任职,升为正六品也算仕途平坦,前途无量了,祖母高太安人,继母唐宜人,妻子张氏皆提升诰命。

陈子强在京中盘桓月余,每日进宫向义母请安,还真做到人子晨昏定省的责任,李香君也每日跟随进宫,懿安皇后对他两也极为疼爱。

十月初虎军南下,身为外臣,陈子强自然不能久在京师,跟着大家一起走,正好陈子龙也南下任职,其保举的同僚吴梅村任职海宁县知县,这次也跟着南下。

此战过后虎卫再次扩编,这回扩编的是骑兵,朝廷给了两千的定员,陈子强跑去祖大乐军中,不知嘀咕了什么话,祖大乐给了他百名精兵填充虎军。

对此曹变蛟很是好奇,祖家是辽东军人世家,袁崇焕创立关宁铁骑最大的依靠,祖氏兄弟也确实不负众望,个个勇猛杀敌,应该说是辽东军中的定海神针。

虽说历史上祖家后来投降满清,但祖大寿祖大乐兄弟从未真心投降过,那一次次的血战,祖家从未未战先怯当逃兵,倒是他那妹夫吴襄常常逃跑,直到崇祯被李自成逼死在煤山,祖家才死心,开始完全投靠清廷。

曹变蛟问了陈子强,可他傲娇地不告诉他,贼笑兮兮的样子,曹变蛟明白这小子一定使了阴谋诡计了,笑骂几句也就不提了。

陈子强确实跟祖大乐商量一件秘密的事,辽东为大明重


状态提示:第六十章 监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