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说说十六国>痴人说梦:前燕亡国
了尔朱荣,尔朱荣的部下愤怒之余,又弑杀了拓跋子攸,自从拓跋子攸被杀之后,各地的实权将领出身不同游牧民族的部族,看到中央政权动荡不止,他们彼此之间更是相互攻伐,扩大自己的权势,宛如十六国时期的重现,但是这些实权人物并没有人直接称王称帝,反而不断拥立北魏的皇室宗亲为帝,这一时期,北魏皇帝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但都没有任何实权,北魏王朝更是王朝名存实亡。

从这些实权将领不断拥立北魏皇室宗亲为帝可以看到,进入中原地区的各个游牧民族的部族汉化已经很深,知道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复杂道理,同样,在这一时期也可以说成是这些汉化的游牧民族的各个部族的回光返照,历经五年的军阀混战,最终,出身农民起义军的鲜卑宇文部后裔宇文泰占据关中地区拥立北魏皇室宗亲元修为帝,史称西魏,尔朱荣部将,同样出身农民起义军的鲜卑化汉人高欢占据关东地区,也针锋相对的拥立北魏皇室宗亲元善见为帝,史称东魏,曾经占据中原地区的北魏王朝也就不复存在了。

但是,因为东魏和西魏的朝政大权都掌握在了高欢家族和宇文泰家族手中,东魏皇帝元善见同样不甘心作高家的傀儡,其趁高欢病逝之后,继承人高澄麻痹大意,网罗亲信刺杀了高澄,没想高澄之弟,快刀斩乱麻的高洋临危不乱,领兵入宫诛杀元善见亲信,重新掌控西魏大权,不久,高洋干脆直接登基称帝,改国号齐,史称北齐。而西魏政权在实际掌控者宇文泰去世之后,也被其子宇文觉所建立的北周政权所取代。其实也就是说东魏和西魏政权表面上看是北魏王朝分裂出现的,实质上东魏和西魏政权完全掌握在了权臣手中,以魏做国号无非是高欢和宇文泰欺世盗名的手段,他们二人都想做曹操第二,把篡位登基的事情留给了子孙后代,自己以周公之名聊以自 慰。

说到这里大家就可以看到,其实在北朝的中后期,也就是东魏西魏两个政权并存之际,整个民族大融合的整体趋势可以说是彻底的完成了,其实这就是民族大融合的第四个阶段,彻底完成期,因为这一时期在历史上称为北朝,不在我们所说的十六国时期,所以在之前我们就没有提及。

从西晋王朝灭亡一直到隋王朝建立,我国北方大地一直处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时期,因为历经上千年的发展,生活于我国北方的各个游牧民族的部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又因为当时汉族先民创建的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士族地主阶级没有能力掌控民族大融合的政治脉络,最终演变成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的混战对峙局面,但是随着民族大融合的彻底完成,各个游牧民族的部族融合于汉族先民之中,具有游牧民族血统和汉族先民血统的杨坚建立大一统的隋王朝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此可见,整个民族大融合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从成汉政权和汉赵政权立国到冉魏政权灭亡,即民族大融合的初步融合期;第二阶段就是从前秦政权,前燕政权立国到前秦政权灭亡,即民族大融合的继续融合期;第三阶段就是从后燕政权,后秦政权立国到北魏王朝的孝文帝改革,即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完成期;第四阶段就是孝文帝改革一直到隋王朝灭南陈天下重归一统,即民族大融合的彻底完成期。

我们现在所说到的,鲜卑慕容部所建立的前燕帝国灭亡,也就是民族大融合的继续融合期中一个片段而已。前燕帝国虽然灭亡了,但是已经生活于北方地区的鲜卑慕容部的部众,人口依然很多,他们虽然不及氐族人群的汉化程度高,但是也在与汉族先民的朝夕相处中迅速的走向定居生活,他们创建的国家灭亡了,而氐族人群又基本与汉族先民无异。那么急切想要汉化的鲜卑慕容部的广大部众与灭亡他们国家的氐族人群的仇恨不共戴天,他们也就静待时机,伺机东山再起。

前秦皇帝苻坚何尝不知道游牧民族各个部族之间的种种矛盾,他的博大胸襟恐怕也为了包容这些矛盾而产


状态提示:痴人说梦:前燕亡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