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说说十六国>痴人说梦:民族问题
皇后,朝中乱局更不是她能够左右的。

因为在男权社会中,最为痛恨女主当道的事情出现,所以你看历史中的那些执掌朝政的女政治家们,形象好的真是不多,只要一有女主临朝的时候,这些女人们必然与交 欢面首,淫 乱宫廷的形象出现。更何况西晋王朝在统治阶级的斗争中,走向灭亡,这绝非一个柔弱女子所能掌控的,曹魏、蜀汉、东吴不都是成为了统治阶级斗争中的牺牲品吗。所以处于阶级斗争漩涡中的贾皇后也必然成为士族地主阶级与贵族地主阶级斗争中的牺牲品。

说到这里,关于十六国的一些历史事件,我本人并不完全相信正史,因为出身于封建王朝的史学家们对于游牧民族的问题,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的,那么在史书里的记载的关于游牧民族政权的故事,往往会出现夸张的成分,甚至可能是脱离实际的,而且时至今日,关于十六国时期的文献资料仍然很是缺乏,比较权威的晋书和资治通鉴,成书时间过晚,晋书出自唐初,资治通鉴更是北宋年间才有的,即使二书的作者参考了一些当时的文献,但是对于游牧民族还是尽可能的丑化,在这方面,我们不如了解一下十六国时期的一些遗址和古墓,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反映出十六国时期真实面貌。

关于西晋时期的民族问题,主要还是源自汉武帝时期不断派兵征讨威胁西汉王朝北部边境的游牧民族,并且取得重大胜利。使得统治游牧民族各部的匈奴势力在蒙古高原急剧衰落,并且一分为二,靠近中原地区的被称为南匈奴,与之相对的便是北匈奴。

经过西汉和东汉统治者的不断派兵出击,北匈奴选择了远走西方,历经数百年迁徙,来到了欧洲大陆,并且建立了一个延续至今的国家,叫做匈牙利,当然了,北匈奴在欧洲生活了近2000余年,早已经于当地的白种人融合在了一起,所以现在的匈牙利人已经看不出来当年黄种人的特征。但是匈牙利人还是有一些文化特征能够让人们看出来,他们并非欧洲的土著居民。例如姓氏,众所周知中国及其周围东亚国家的人都是姓在前名在后,而

西方国家的人都是名在前姓在后,而匈牙利处于欧洲中心位置,居民却是姓在前,名在后。

南匈奴面对汉王朝不断打击,只得选择了臣服于中原王朝,并且与之不断和亲,随着称霸蒙古高原的匈奴势力的衰落,匈奴统治下鲜卑部落开始崛起,匈奴不仅面临中原王朝的打击,又面临自身内部其他部族的兴盛,最好的办法就是南迁,彻底依附于强大的中原王朝。

对于生活于西北之地的游牧民族,主要以羌人和氐人为主,但是因为西北靠近关中地区,羌氐之人对于中原王朝的影响很大,秦汉之际羌氐部族中的人就开始了定居生活,并且逐渐的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发展迅速,到了西晋初年,人口已经达到百万,而西晋王朝却故步自封,依然用看待蛮夷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致使关陇地区民族问题更为尖锐。

出现民族问题并非历史的偶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游牧民族逐渐走向定居生活这是历史的必然结果,但是作为统治阶级的世家大族依靠出身,看中名望,对出身贫寒的本朝人士都鄙视不已,何况以牛马为伍的游牧民族。这种观点也并非世家大族所专有的,自古以来,定居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歧视就始终存在,到了世家大族作为统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之后,这种歧视达到了顶峰,而游牧民族却向往定居生活,不断虚心接受中原王朝的礼仪制度,学习中原文化,使自己走向强盛,所以在这一时期,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矛盾已经出现了愈演愈烈之势。

而作为统治阶级的世家大族却因为制度上的保障,让他们处于一种唯我独尊的状态,对于天下大势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最终在面对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时,无法找出相应对策,而自己本身又要在王朝内部面对贵族地主阶级的回光返照,所以出现十六国的乱世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在古代并没有民族


状态提示:痴人说梦:民族问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