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回到上古当大王>第四百二十八章 有穷称臣(qks

杨浩的野心是很大的,他不只是简简单单想要登基称帝,而是想要将自己的国家打造成一个强大无比的帝国。

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帝国一定要超越后世所有的封建王朝,在才不妄他来这个时代走一遭。

为此他付出了不知道多少的心血,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将齐国逐渐改造成如今的这般模样。

直到洪武十五年初,杨浩已经来到这个十七年半。

十七年,是一个无比的漫长的时间。

后世的华夏,用了数十年的时间,这如此短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道路。

杨浩没有信心自己也能做到这些,他只希望,在数十年的时间内将自己的帝国,带入到封建时代的巅峰。

这个文明进程,几乎跨越的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

虽然时间跨度如此久,但是和科技大爆发的那数百年相比,难度却是降低了很多。

火车雏形已经出现,发电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研究,探险船算算时间,一切顺利的话,此时已经抵达了美洲。

这一切都在朝着他计划的方向进行着。

只要这些计划全部完成,齐国将会爆发初惊人的生产力。

齐国的大势已成,在东方这片古老的大陆上,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拦自己的崛起。

但是杨浩觉得这个速度还是不够,在他看来齐国目前的生产潜能远能有完全爆发出来。

加上这两年齐国很少进行军事行动,全部重心都放在内政建设上。

这两年齐国已经恢复了不少的元气,国库充盈,勉强称得上财大气粗了。

朝廷有了钱,官员的俸禄也随着水涨船高起来。

比如洪武十五年的新年,杨浩给官员的新年奖赏就比往年多了三成之多。

虽说朝廷的的理念是当官为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

但只让马儿跑却不给马吃草这早晚会出问题。

手中有钱,官员的工作热情也被调动了起来。

朝廷越富有,他们才能在收获名望的同时,享受到更加奢侈的物质享受。

这一切都是互惠互利的,若是像之前朝廷勒紧裤腰带的那般,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下降很大一截,这是任何正常人都不愿看到的事情。

洪武十五年年初,国库充盈的齐国朝廷,立即把原本暂时搁置的一些工程,重新的提到今年的发展规划之中。

比如在修建第二条第三条铁路的事情上,工部和户部的官员们就无比积极。

见识到了铁路强大的运载能力,对于这些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们,都知道只要再多出几条铁路,对齐国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出去运载能力这方面不说,铁路的出现将解决很多贫苦百姓的生存问题。

而且铁路的出现也会对齐国的马政带来新的变化。

齐国北方马场目前主要培育的是战马,挽马的数量并不多。

随着铁路的增多,朝廷势必会新开辟出马场,为铁路提供更好的马匹。

只是他们不知道,杨浩根本不怎么在乎挽马,等到齐国铁路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说不定那时候自己都把蒸汽机给弄出来了。

这个时代未经开采的煤炭资源,简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且后世的产煤大省,齐国已经将其收入囊中,之所以现在还没开采,完全是由于目前的自然环境森林覆盖率极广。

和开采煤炭的成本相比,砍伐树木无意成本更加低廉,更何况在砍伐树木的同时,也会增加耕地的面积,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洪武十五年一月,朝廷经过商议,决定新修建两条铁路,这两条铁路一条通往秦州,一条连通北方。

之所以如此规划,除了处于经济原因的考虑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完全是从军事的角度考虑。

再今后齐国的统一战争中,北部和西南都是主要的作战方向。

提前将铁路修建完毕,将来无论是运送兵员,还是转运粮草器械,都将极大的降低作战难度,为齐国的统一大业节省成本。

毕竟一传统的行军模式打仗,进行如此遥远路


状态提示:第四百二十八章 有穷称臣(qks--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