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复国>第122章 回家
马回到中原时,他满怀复国大愿,如今做到了节度使,复国的念头却变得模糊起来。在政局没有发生变化之时,复国则意识大林内乱,必然是千万颗人头落地,大林边境也必然为外敌所趁。这一段时间黑雕军和大蕃、回骨军、西蜀军都打过仗,每战都胜,可是若是中原发生内敌,此消彼涨,这些手下败将就极有可能变成吃人恶兽。

思来想去,侯云策决定趁征南大战暂时告一段落之时,进京述职。

五月中旬,林荣收到锦书以后,同意侯云策请求。侯云策把四州军政大权交给石虎,带着钱向南和一队亲卫,踏上回大梁旅程。

六月三日一大早,天还没有完全亮透,归心似箭的侯云策便带着亲卫们出发了。天色尚早,修整得十分宽阔平整的官道上基本没有行人,五十多骑纵骑飞驰,倒也十分畅快。

西蔡河水和官道有一小段是平行的,西蔡河水静静流淌,冉冉升起的阳光发出千万条金光,照映着西蔡河水,景色怡人。

沿着西蔡河岸边走了不远,河岸边出现了大块大块的土地。一些衣衫破烂的百姓正在平整着土地,从这些土地的位置和田土的颜色来看,这必是霍知行利用西蔡河水造的淤田。

看着淤田,侯云策下了马。

侯云策正在规划在阶、凤、秦四州进行屯田制,四州地处边关,战事频,不少百姓内迁,土地荒芜得较多,这和高平之战后的郑州有些相似。目前按照侯云策的要求,四州地方官正在对四州人口和土地情况进行详查,等到详查结果出来后,侯云策就准备着手调整四州土地政策。

一个老农正坐土坎上歇息,举着土碗大口喝水,见到一群骑高头大马的汉子走了过来,就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老人家,别走,我有话问你。”侯云策提马上前,问道。

老人家没有停步,把四齿钉耙扛在肩上,顺着河岸想走开。

杜刚紧跟在侯云策身后,见老人无礼,呵斥道:“节度使问你话,快过来,你这人太无礼,是不是想吃鞭子。”

侯云策瞪了杜刚一眼,道:“我是侯云策,请教老丈一二。”

老人听到侯云策三个字,猛地回过头来,迟疑地问道:“你是以前的侯防御使?”

侯云策道:“在下正是侯云策。”

老人把四齿钉耙放在地上,跪在侯云策面前,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连续拜了两次。

侯云策翻身下马,伸手拉起老人。老丈前倨后恭候,知道定有原因,他问道:“老丈为何行此大礼?”

老丈没有回答侯云策的问话,对着远处的喊了几句:“你们快过来,恩公来了。”

听到喊声后,一些在土里劳作地百姓陆续朝这边走来。

老丈这才拱手答道:“我们都是前年从泽州逃难过来的,恩公在郑州城内开了粥场,我等才没有被饿死,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

侯云策记得这些泽州流民都分有土地,但是他们的土地没有在西蔡河边,于是问道:“我记得中牟县分给你们的田土是在黄河南岸不运处,不在这边吧。这些淤田应是去年夏天造好的,你们一人分了多少?”

老丈气愤地道:“这些淤田肥沃得紧,我们那里能够得到。防御使分给我们的那些土地,我们这些难民手中也没有剩下多少了。”

侯云策听了有些奇怪。

高平之战后,从郑州北部到黄河南岸,土地荒了不少。泽州、磁州有许多躲避战事的难民和受水灾的难民相继涌入郑州。侯云策便把黄河岸边的荒地全部分给这些难民,还筹措了过冬粮食以及种子、农具,总算把难民安置了下来。随后,陛下也在全国实行了类似制度。

“那些荒地不是分给你们了,为何说没有剩下多少?霍明府不是才从中牟县调走?”侯云策有些不解地问道。

围在身边的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淤田去年造好后,霍明府就被调走了。他走后,中牟县令是王汀湘。去年秋天,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许多人,说那些荒地原本是他们的,还


状态提示:第122章 回家--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