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残唐崛起>第二章 问对

刘元吉年纪不大,不过三十五六而已,但胡须已密,长抚而下,只是笑道:“殿下所问,已犯朝制,若为天子知,恐怕殿下一生难出禁宅了啊。”所谓禁宅,官名叫做十六宅,为李唐王子们一声所居住的地方,便于朝廷管制,防范皇室子弟出镇地方之后反乱。

李承泽细细看着刘元吉,他其实也拿不准刘元吉什么意思,毕竟穿越前他其实也不过二十出头而已,实在不是什么能人,只是如今他贵为皇室贵胄,以上临下,这才有了李承泽的优势。

刘元吉也不怕与李承泽对视,一双慧眼之中,明亮如星目,光明磊落。李承泽这才前倾身子说道:“刘先生,今日大唐何来禁宅?孤不知也!唯知长安已不姓李!”

刘元吉笑道:“若殿下,为保身家性命,大可不必说此禁语,小臣与殿下一路行来,已可言推心置腹了也。”

李承泽闻言不禁脸上一红,想起前李承泽的记忆里,逃难之后,却是李承泽事事问计于他,可谓言听计从,就连刘元吉让李承泽向皇帝李寰隐瞒自己的存在,李承泽也欢天喜地的照做了。

这年头,有个计谋迭出的智囊是怎么个重要,在幸运的逃出长安的时候,前李承泽就已经有所领悟了!

事实上,也不怪刘元吉小看李承泽,毕竟根据前李承泽的记忆,这位陈亲王实在是平庸至极,虽然因为喜爱打猎,而练出了一身还算勉强可以的骑术与武艺之后,其他就真的乏善可陈了。

叹息一声,李承泽自问现在折服这位刘元吉不现实,毕竟自家对唐末历史实在知之不多,就知道一个大忠臣李克用,一个篡唐大奸臣朱温

李承泽叹息一声道:“非孤不欲谋大,实乃天子大权都已旁落,况乎小王不过区区皇考身后一介子弟罢了。今日宅家仓惶南遁,独遗我于此,更见国家不幸,如今但为谋立身,还请先生教我。”

刘元吉仍是淡淡的看着李承泽,说道:“殿下若只求谋身,南下成都就好,何必问计于下臣?”

李承泽听了这话,顿时就一个脑袋两个大,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嘛?先前瞧不起我,说咱说的是大话,现在又推三阻四,绕来绕去,到底是什么意思嘛?

有些忍不住气的李承泽,皱了皱眉头,这才道:“先生还不知泽之所愿?堂堂七尺男儿,不说纵马天下,扫荡妖氛,但也不该沦为阉下奴,任其呵斥来去!君不见,堂堂宅家御弟,寿王李杰不也被一介中官挥鞭责打,怒斥训诫吗?纵不忆太宗神武,不记昔日盛世大唐,但为七尺男儿岂能忍之!”这段话,半是现在的李承泽装腔作势,半是前李承泽的心中之语。

刘元吉听完这一席言,顿时轻淡之色尽收,转而肃穆一拜,拱手道:“殿下将心中语白示于臣下,臣下敢不尽肝胆之言?”

李承泽听了这话,心道有戏,果然让刘元吉让他对朝廷隐瞒自己的存在不是没有其他心思的!顿时也肃穆一拜说道:“先生请讲,泽洗耳恭听。”

刘元吉小饮了一口茶,便说道:“当今天下,黄巢未乱之前,乃以河朔三镇为暗敌,而以中原与关西诸镇为藩篱,江南并三川(今日四川)之地则为财税供养之地。但如今黄巢犯阙陷京畿,中原藩篱已破,江南财源也被其长征所搅乱,豪杰并起而不为我朝廷所控,河朔三镇则实力未损,只是看观大势风向,择主而为而已。

再说黄巢,其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不然,转战万里,攻城略地,但积年以来,攻一城而失一地,实无分毫所得,而且天下藩镇他所打败的又有几位?而今其已据京畿,称帝建政,麾下百万雄师,所需钱粮又要几何?若欲养兵,关内无丰产,自足犹不可,何来钱粮养此大军?而三川如今为朝廷据守,江南相隔遥远,唯独只能向中原诸镇,乃至河朔诸镇讨要钱粮,如此一来,试问精兵强将如云的河朔与中原焉能再坐视伪齐号令?今日小臣在此断言,不出半年,伪齐必被天下藩镇讨伐围攻!”

李承泽虽然也知道黄巢必然败亡,但对这其中细节却不甚了了,今日听


状态提示:第二章 问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