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来了个公主,是皇上最疼爱的义妹,这事不到几天就传遍了整个王城。

对于白言铮,除了这个义妹的身份,大多数议论都没好话。很多官员在阗王叛乱的当天认识了言铮,对皇上护着她,虽然不敢明着反对,也是抱着抵触的姿态的。

而那些不了解内情的妇人们,则更是抵触,特别是家中有女儿想入宫的,更是视言铮为眼中钉。在她们看来,什么义妹都是幌子,言铮说不定早就是皇上的人了,义妹只是一个借口,方便言铮留在宫里而已阙。

不管这些官员和夫人们怎么抵触言铮,言铮从第三天就以言公主的身份正式陪同“拓跋言”上朝。“拓跋言”受伤还有身体不好的事群臣都知道,对于言铮陪同上朝,大家虽然不敢明说,私下里意见却很大孤。

龙三以皇上的身份肯定了言铮的存在,用拓跋言霸道的方式压下了这些声音,明白地告诉大家,反对言铮就是反对他。

强硬的手段,伴着随后以言铮和“皇上”协商出来的一系列国策分散了关于言铮配不配在拓跋指手画脚的注意力。这些官员都将注意力转移到新国策上面。

这新国策在拓跋老国策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最显著的有三条,第一就是关于皇位继承人的弹劾制,按言铮的想法,本来是建议拓跋言设立选举制,可是在和拓跋言讨论时,被拓跋言否定了。

言铮事后也觉得自己想将现代的民/主选举制用在拓跋太天真了,且不说这是几千年的发展才累积出来的成果,就是在现代,这也不是毫无瑕疵的,对于已经习惯了君主制的古人,让他们接受这样的观念,别说皇上不乐意,就是百姓也未必能接受。

在和拓跋言商量后,两人就改成了弹劾制。

就是继承皇位的候选人,必须经过五届以上不同官员组成的审核团考评,德行出众,有一定政绩的皇子才能被选为候选人。这候选人继位,还有五年的试用期,如果在这五年中没有做出一定的贡献,由内阁和左右丞相可以牵头联名废黜,再从其他皇室子嗣中选出新皇。

而左右丞相和这些官员,也要每年经过不同官员组成的审核团考评,一年一期,考评结果不合格的都官降***,再从其他官员考评优秀的给予替补。

这条国策在言铮看来漏洞很大,至少关于皇上这一条就行不通,谁要做了皇上,就先改了这条国策,其他人还有什么话说。

可是拓跋言的目标不在于此,而是在官员的考评上,这样优胜劣汰,每年都能换新鲜血液,既激励了老臣多做事,又给新任的官员看到希望,积极为百姓多做好事,利国利民,这才是一个皇上乐意见到的事。

以此同时,再推出高薪/养廉的国策,在这基础上推行就简单多了。

这第二条就是大幅度地提高各官员的俸禄,这些官员一看按等级,自己的俸禄比以前多了几十甚至上百倍,再接受优胜劣汰的考评就容易多了。

两条国策相辅相成,互相激励。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不做事被弹劾罢免天经地义。

而最让人动心的是第三条,养老医疗福利的改革。这条是言铮建议的,按现代交纳退休医疗保险金的制度,先在各官员中推行,只要按月交纳一定的保险金,就可以享受医疗全免,老了可以领退休金的福利。

这令很多官员都感觉到了实际的好处,比起以前只有王侯等人能享受太医们医治的福利,这一条更实际。

对这几天国策大家议论纷纷,可是很多明眼人都从中看到了皇上想让拓跋富强的决心,对这样一个一心为国为民的皇上,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而龙三把这几条国策都归功于言铮,一时言铮在众多年轻官员中的形象高大起来,很多人都觉得,言铮的确是有才之人,皇上请她来为拓跋出谋划策请对了人,这是那些迂腐的老臣几百年都想不到的。

言铮也不推让,她是铁了心想帮拓跋言实现他的心愿,让拓跋,甚至沧焰的百姓也跟着日子越过越好。

在这些官员接受


状态提示:四面楚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