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耳边响起各种激情音乐,三万人坐在一起,热气翻腾,血脉膨胀。斗牛士开始入场,着装延续十六世纪风格,红色华丽服饰,上面带有烫金刺绣和各种醒目的花纹。
还身披鲜红披肩,腰上挂着利剑,傲娇的绕场表演开始。两位前导骑士,也身着十六世纪装束,骑马上场,直接走向主席台,请求主席赐予牛栏钥匙。
奏响斗牛士进行曲,斗牛士率领自己的队伍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最后来到主席台前,向主席鞠躬。老头反手一挥,号角吹响,牛栏打开,公牛飞奔而出,开始斗牛。
跟电视上差不多,拼命用红色作死般挑逗大黑牛,不同的是有一套完整班子。三位主斗牛士,三个花镖手和两个骑马的长矛手。每个斗牛士要与两头公牛角斗,斗完六头,二十分钟,每场分为四部分。
几百公斤大大黑牛,两只角高高翘起,看起来就吓人。专门经过历代选育培养,保留其野性,更加粗壮。一头正宗dehesa公牛,能享受最好草场和各种优质饲料。
刚开始牛不太兴奋,好像没睡醒,慢悠悠在场里走来走去,引得观众阵阵嘘声。
长矛手只能下狠手,用力捅几下,终于激起牛愤,斗牛士不停晃动斗篷,成功拉仇恨,开始四处游走。
其实牛对红色并不敏感,红色着装主要是为醒目,同时鲜血的痕迹不那么刺眼。反而是斗篷抖动,斗牛士的各种夸张动作,可以吸引公牛注意力,仇恨拉的好也是本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经过排练,看似威风凛凛的冲锋,每次都变成斗牛士装逼骚气的表演,加上帅气拉风,全场大姑娘小媳妇阵阵尖叫。
听说最初的斗牛,没有任何规则,无论是角斗士徒手搏杀,还是骑马刺杀,只要能战胜野牛,就是胜利。
到十七世纪,规则逐渐确立。十八世纪中叶,骑马斗牛演变为徒步斗牛,斗牛士持剑,在花枪骑士的掩护下与牛搏斗,惊险刺激性有所增加。
第一场很快结束,没有太多激情,仿佛只是热场。果然重头戏登场,三个斗牛士助手拿红布挑衅一头更黑的公牛,让它在全场飞奔,消耗其野性和锐气。
需要闪避时,直接从两旁木门跳离,以此为主斗牛士提供机会,仔细观察牛的习性。
长矛手登场,披甲骑马持长矛刺向牛颈背,刺破血管放血,为斗牛士开辟下剑的缺口,同时血腥味会更加激怒公牛。
花镖手徒步上场,手持70公分长,饰以花色羽毛或彩纸、前端带有金属利钩的木质花镖,独自站在斗牛场正中央,引逗公牛向自己发起冲击。
待公牛冲扑上来,便迅捷将花镖刺入其背颈部,如果刺中,利钩会扎在牛颈背上,起到放血作用。
只见白衣如雪的花镖手,瞄准、前冲、刺入,一气呵成,干净利落。庄臣感觉比斗牛士更装逼!
最后万众瞩目的主斗牛士,手持利剑和红色斗篷上场,挥舞斗篷,通过引斗和躲闪等动作展现自己的灵巧,比如胸部躲闪,原地打转……
最帅的是直接把红色斗篷甩向公牛面部,彻底激怒公牛,十几分钟折腾后,等牛精疲力尽,用一把带弯头的利剑瞄准颈部,瞬间把剑刺心脏。
可怜大黑牛应声倒地,斗牛士还不罢休,剑与眼睛齐平,踮脚,手水平下压,发力,剑入牛身后须抖腕使剑稍微左弯,再次冲破心脏主心室。
这要求很高的速度、力量和准确性。高手刺杀有三种:人原地不动,等待牛冲过来;第二种是牛处在观望的时间内,斗牛士向前冲锋,边冲边瞄准,直至剑入牛身。
第三种最刺激,人冲向牛,牛也扑向人,在高速运动中判断轨迹并准确下手,不但帅气,而且牛死亡时间最短,痛苦最小,最干脆利落。
全场一片沸腾,所有人站起身尖叫着,这时装束着花饰的骡车会出场将牛拖走,斗牛士面对观众,接受欢呼致意。把帽子抛向观众,迎接四面八方的欢呼、掌声和鲜花。
可能是这个斗牛士水平还行,挑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