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人世间>第五十六章 关中血战

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

——回族谚语

1799年,执政了60年、88岁高龄的乾隆皇帝带着满腹的忧郁去世了。他的儿子嘉庆皇帝也没有能够解决大清的各种弊端。嘉庆的儿子道光皇帝也失了大清早期君主那种锐意进取的精神,执政风格日趋保守和僵化。

大清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官场中,官员们结党营私,相互倾轧,卖官鬻(yu)爵,贿赂成风。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到了极其尖锐的地步。全国各地事变四起,烽烟不绝。

当时,回回人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云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比较集中。特别是同治元年的1862年之前,陕西、甘肃和宁夏到处都是回回人的村庄。河州、狭道(今天甘肃省临洮)、清水、张家川、河西、西宁、大通、民和、化隆、门源等地尤其密集。

回回人的祖先迁居中原汉地已经1000多年了。他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尽力与汉人和睦相处,虔诚地遵守宽容、大度和忍让的教义。正是这样,回回人和汉人长期以来总体上和谐共处,共同为建设家园和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回人主要以商业、手工业、农业和牧业为生。商业是他们的传统经济。回回商人的足迹遍及城市和乡村、内地和边疆,开辟了许多新的市场和交通线,产生了一些著名的商业集团。他们经商的范围十分广泛。由于回回商人擅长游走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因此,回回商人的皮毛贸易规模最大,也最具民族特色。全国出现了许多皮毛集散地。

经商赚取的金钱来得快,也来得多。因此,经商的回回人家一般要比种地务农的汉人农民富裕一些,再加上商人唯利是图的特性,自然会引起人们的眼红和嫉妒。

回回人虽然与汉人同处一地,但是,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再加上与汉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迥然不同,双方之间的误解和隔阂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陕西和甘肃的回回人和汉人杂居,难免发生一些民事纠纷。有些地方甚至还发生了大规模的械斗事件。

大清王朝一直推行民族压迫的政策。朝廷最初把矛盾指向反抗自己的汉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洲人逐渐在汉人的汪洋大海中被融合同化了,继而确定了满洲人同汉人地主阶级联合共治的基本国策,对其他少数民族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法律等方面加以排斥、歧视和限制,尤其对人数较多的回回人更是严密防范、严苛管治。

回回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降落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大清是回回人被朝廷和官府压制、歧视最严重的时期。作为统治者的大清不但不公正地处理民族之间的纠纷,反而利用回汉之间的矛盾,采取“以汉制回”的措施,凡是争论斗殴无论对错都偏袒汉人,压制回回人。一些汉人从此仗势欺凌回回人,却不知道回回人的内心桀骜,凝聚力很强。天长日久,两个民族之间便埋下了仇恨。

朝廷明确规定:禁止回回人抱养汉人的婴儿,禁止增加修建礼拜寺。满汉之间、蒙汉之间、回汉之间不得通婚。一般犯的人被判处流徙罪可以申请留养,回回人则不许申请,而且流徙的地点不得在回回人的聚居区。对回回人的定罪和用刑也比其他民族重,还要给回回犯人的脸上刺上“回贼”二字。

朝廷的很多大臣在奏折上提到回回人的时候,一再把回字加上“犭”旁,表示对回回等少数民族的鄙薄和轻视,诬蔑回回人不属于人类。

19世纪中叶的大清帝国已经是疾病缠身。山雨欲来风满楼,遍地狼烟夕阳后。

1840年,大英帝国打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1848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清英战争,特别是英法联军占领了帝国的首都北京,送给大清王朝无尽的羞耻和屈辱。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的金田村率先发动了农民起义,反对大清


状态提示:第五十六章 关中血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