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玄幻奇幻>七杀恨>第四卷 祥龙双雄 第九章 雀笼散,鸟飞翔
统领,以及八旗之主等人。在各营各旗一一到齐之后,秉忠也不啰嗦,直接将罗有才、罗有能两兄弟的困境讲了出来。此时的各营统领还在庆幸,幸亏咱们少将军不允许我们结交地方官员,且不说贿赂官员,这些钱财。余其则不然的话,不光如此也不知道会要触犯多少军法,律条。正在大家庆幸之余,秉忠很是认真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本就是一个商议,由于秉忠太过认真,结果言语和意念想法上出现了两大派。一派认为,咱们直接举旗造反就是了,勿需看他人眼色。另一派则认为,让罗氏兄弟先举旗造反,咱们跟风推进。正所谓:劲往一处使,兵往一处合。咱们就合在一起,跟着闯王大干一场,各取所得,其中只是个吃个饭等等……。

秉忠见这十几人七嘴八舌、人多嘴杂的,一时间也定不下来。随后听取了欧阳云房和汪兆麟的建议,决定使用大方向,小策略的形式造反。通俗的说就是声东击西,也就是佯合李闯王部,而后直取四川。秉忠当众展开地图,一一和将领们讲着,将来的算计。只是由谷城到西川必需经过襄阳城这一重城,如若机缘得当,还可以就此除去杨嗣昌的干扰和四正六隅的困局。在这所有的行动当中,最大的支撑还是来源于大雀营的情报。所以秉忠让玉娘协同欧阳云房一起,打理好大雀营的营生;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行动的准确性和成败。同时,通知罗氏兄弟兵合李闯王处,几股绳拧在一起,势必能将十面张网的计谋拽得个稀烂。

如此一来,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替天行道。义军很快打垮守备谷城官军,杀了县令阮之钿和巡按御史林铭球,拆毁城垣,劫金库纵死囚。明监军道张大经和马廷宝、徐起祚被迫投降。

张献忠在离开谷城之时,把官府上下大小官员向他索贿的名单、数字和时间,都详细地写在城内外的墙壁上,使百姓看清了明朝政治、官场的腐朽。

张献忠再起时,罗有才、马守应部也起而响应,并到谷城与张秉忠会合。秉忠吩咐他们,大家伙儿兵分三路分别向李闯王部靠扰。隐伏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在秉忠的帮助下也重整旗鼓,经湖北郧、均地区进入河南。农民起义的烽火,又一次在中原大地上熊熊燃烧起来。

明朝招讨史熊文灿得知义军再起的消息,立即调左良和罗岱领兵追剿。张献忠将大军埋伏在房县以西的罗猴山中,张网布阵,并派出一支队伍佯攻败退,引诱官军入山,伏兵围攻,官军一万多人全部溃散,罗岱被活捉,左良丢盔弃甲,伏鞍而逃,连军符印信也丢失了。崇祯帝一怒之下,撤了熊文灿的职,并予逮杀;左良连降sān_jí,带罪随军立功。接着,改派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总督以下并听节制,再次展开对农民军的大规模围剿。

那督讨史杨嗣昌一到襄阳,就抛出经他常用并策划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思路。会师十万,并檄河南、四川、陕西、郧阳诸抚镇将领,分扼冲要,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全力围剿张献忠和李自成。起初,张献忠不了解情况,琢磨不透他的脾性,也是接连失利,非常被动。后来通过大雀营的情报摸清了官军底细,张献忠说服罗有才,两军联合,加强了义军的力量。

义军则“以走制敌”、“避实击虚”、出没无常的战术对付大明官军。同时,张献忠加强了情报工作,派出很多机灵的军士扮成商人小贩,四处探听消息。老百姓也常把官军的动向告诉义军,还常给张献忠的队伍做向导。因此,能及时掌握敌情,迅速采取军事行动,打得官军措手不及。然后迅速转移,使官军摸不清义军的去向,难以追击。官军的主力部队不是扑空,就是遭到埋伏而损兵折将。但是,义军被困在官军的包围圈里非常不利,随时都有被围歼的危险。为此,张献忠认为必须彻底粉碎官军的围剿计划,跳出圈外去作战,才能更有力地打击官军。

在罗有才,马守应,李闯王的牵制和协同之下,张秉忠率先将


状态提示:第四卷 祥龙双雄 第九章 雀笼散,鸟飞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