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电影大师>466.第466章 专业点
比盖尔一张照片,那个妈妈是不同的,她容光焕发。那正是苏茜妈为了家庭隐藏起来的另一面,本来这位家庭主妇为了家庭牺牲一切都行,当这个家庭破碎,她的支柱轰然倒塌,苏茜妈陷入了“半个尼尔森”的状态。

以原著的话来说,她那些不人为知的一面,压抑在内心多年的渴求,都因为苏茜的悲惨离去,如同一只野马脱缰而出。“她失去了自制,屈服于内心的yù_wàng。她任由自己的身体做主,ròu_tǐ一苏醒,或许能唤起内心残留的感觉。”

半年前,叶惟对此的感受还不算强烈,而现在他完全理解了苏茜妈,在那种状态之中,做出什么事都是可能的,那是一种不再压抑后的追求自我,却往往走上错误的轨道。

苏茜妈出轨了,她与调查案子的费奈蒙警官勾搭在一起,她用这种方式去释放痛苦、追逐自我、想回到年轻以便逃避苏茜。但只是越发的痛苦迷茫,最终她抛下了丈夫和两个孩子离家出走,她无法原谅自己,直至多年以后,故事的最后。

电影要这么拍吗?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苏茜妈一定要离家出走,如果她不走,就没有沙蒙家的支离破碎感,成了一家人始终团结的面对。

她一定要走,但“悲痛的逃避现实”也能走,问题在于要不要她出轨。

这不是苏茜妈的电影,两小时容不下她那些复杂。对于这个问题,叶惟一度犹豫不决,后来的圆桌会议上,杰克逊夫妇是倾向不出轨的,因为这是另一种复杂心理,不等同于丧女的悲痛,很容易让观众疑惑。

的确是这样,观众们是看不到人物的内心的,为什么在家庭如此艰难的时刻,苏茜妈还去出轨?疯了吗?

是的,她疯了。要让观众看到这点就要用更多的场景去表现,这不是苏茜妈的电影!

所以叶惟很犹豫,不是担心太黑暗,也不是担心故事情感太复杂,就是没空间讲清楚,信服力不足就会弄巧成拙。

不过另一方面,如果苏茜妈不出轨就离家多年,同样的没有信服力,而且沙蒙家遭受的巨大伤害也没有足够的表现,这个伤害让一位好丈夫成了身体和心灵的残疾人,让一位好妻子成了抛夫弃子的出轨女人,她也是亵渎了爱。

简单来说,苏茜妈要犯错,要有背叛行为。

最后叶惟还是决定让她出轨,由于她的空间有限,不得不改编得简单和自然,从主动改为被动,从迷茫痛苦→出轨→犯错→离家改为迷茫痛苦→犯错→出轨→离家。

什么错误会导致她出轨?醉酒。

失去苏茜的阿比盖尔痛不欲生,杰克又疏忽着她,要么在外面游荡查案、要么在家里伤痛。一天她喝得大醉,与前来说案情的费奈蒙警官发生了关系。酒醒之后,苏茜妈自然就离家出走了。

这样处理没什么新意,却是快速具象化最好的理由,并得到差不多的效果:苏茜妈在放纵自己、逃避自己、惩罚自己。

老套总比没有要好。那天杰克逊夫妇表示过疑惑,会不会太沉重了些?太让人绝望了?这样故事就有了多个的犯错者,哈维先生、苏茜妈、警官,会不会伤害到正派阵营的团结、无辜、道德制高点?

改编思路是这么的不同!

费奈蒙警官代表的警察和法律有无能、非绝对正义的一面是tlb的要旨之一,才会让哈维先生恶有恶报,寄望所有像他那样逍遥法外的坏人得到报应。

虽然他的改编不采用因果报应,但功劳也不归警方。他们破不了案,观众可以觉得他们尽力了,不怪他们;费奈蒙警官勾搭苏茜妈,观众只会觉得这家伙是人渣,警察不是“坏人”的绝对反义词。

而如果苏茜妈不出轨,就迷茫痛苦→离家,那她只是个人肉背景般的妈妈,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对故事什么作用都没有。但她出轨了一切都不同,这轨她非出不可。

叶惟也不是肯定确定一定这样就好,尽能力而已。

蕾切尔-薇姿也认同“阿比盖尔”出轨更好,她自己现在生活幸福美满,表演起来一样令人赞叹。

状态提示:466.第466章 专业点--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