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日月姚广孝>第三章 慕先贤少年凌壮志
“我没骗你!就是钻到山里去了!”朱重八抻着脖子喊道。

刘德气得发抖,将手中鞭子一下一下重重地抽打上去,不一会儿,朱重八已经满身是伤。

一旁的仆人劝道:“别打了,大爷,再打就打死了。”

刘德哼了一声道:“呸!混账东西,给我滚!”

朱重八被鞭子打的伤痕累累,疼得不敢动弹,徐达和汤和连忙把他抬起来跑了出去。

一众孩子心中对朱重八无不折服,周德兴赞赏道:“敢作敢当,真是好样的!”

找到平坦处,汤和将其放下,认真道:“以后我们大伙都听你的!”

“没错!”

“对啊,以后都听他的!”

一众孩子自此心甘情愿将朱重八当作自己的头领……

……

落花流水春冬夏,黄口小儿渐长成。

时间飞逝,自姚天禧入乡学习儒书已有五年。

姚天禧天赋异禀,过目成诵,闻一知十,而且坚韧好学,很少与孩童玩闹。孟材翁对姚天禧甚是喜爱,倾心倾力地传授解惑。

姚震卿和费氏见儿子用功读书,也颇为欣慰,所幸供天禧入乡学是正确之举。

大哥姚恒已至舞象之年,每日随父亲看病问诊,姚震卿也把心思都放在教大儿子姚恒医术上。姚媭自小在水乡长大,皮肤光滑紧致,出落得亭亭玉立,正值豆蔻年华,也已有媒人上门说和。

周氏虽然身体每况愈下,但眼见一家人融洽温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心里只道都是菩萨保佑,每日诵经,从不间断。

适逢清明,乡学放假七日,费氏择了些果蔬洗干净装在竹筐里,叫姚天禧去拿给孟先生。姚天禧闲时总去往孟先生家求教问题,此时已是轻车熟路。

到了先生家,见孟材翁一家人正对着墙上一幅画像大礼拜祭。

姚天禧抬眼看去,只见画上之人貌丰盈粹,然若玉髯森拔,挺然若剑,冠配黼黻,炜炜堂堂,状疑天人。

画像栩栩如生,如临眼前。

姚天禧第一次见这等风采的人物,惊羡不已,心之神往。回过神来才发现孟先生正在自己身边跪在地上祭拜画像,天禧连忙跪倒,稽首问道:“先生,这画像所画是何人?竟然如此风采绝伦!”

孟材翁含笑颔首道:“这是为师的六世祖,北宋时的信安郡王,北宋哲宗孟皇后的侄子,一生清正廉洁,任职过许多地方,造福过许多百姓,最后官至少师。”

姚天禧心中暗叹,原来孟先生家族有如此传承,难怪先生见识过人,不似一般的教书先生。

孟材翁接着有深意地问道:“天禧,你可知道堂堂男儿一生该如何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姚天禧思索后试探着答道:“十载寒窗苦读,然后考取功名,报效国家?”

孟材翁摇头道:“照你所说,过往朝代或许可以,但自元朝建立,科举时办时废,而且现在朝廷的各种制度均偏向蒙人,汉人入朝为官者本就不多,想要为国为民做些大事更是难上加难。”

姚天禧点头认同,继续请教:“那依先生所见,应当如何呢?”

孟材翁听后一笑,反问:“天禧,你现在每日读书颇为上进刻苦,是为什么呢?”

姚天禧道:“我现在入乡学读书,已是爹娘的负担,如果不用功,便对不起爹娘的期望。只希望日后能跟随父亲学好医术,让亲人过上好日子。”

孟材翁赞道:“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孝心实属难得,行医问诊也的确是个不愁温饱的好营生,治病救人所行的也都是善举。但除了对得起父母之外,如果你的志向仅囿于此,那你日后最多也只能做个比你父亲医术更高明的郎中,如何做那名留青史、光宗耀祖的人物呢?”

姚天禧认真地听着,同时心里也在快速思考,正如先生所言,我读书的目的难道只为日后做一名郎中不成?

孟材翁继续道:“若你只为读书认字以便日后看医书、开处方,那么现在所学便足矣。而我教你学习的那些儒家经史典籍,是想要你清楚圣贤之人是如何正心、修身、


状态提示:第三章 慕先贤少年凌壮志--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