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之唐帝李承乾>第309章:诬陷

礼官念完礼单之后,会呈给皇帝御览,并隐晦的暗示皇帝,这里面那些是真货。闪舞

皇帝要是喜欢,便会将这些宝物留下,交给宫中负责管理宝物的部门管理。

要是皇帝一点兴趣都没有,这个时候,户部尚书便会站出来跟皇帝说,这些各地官员进贡的贡品,他们户部就替皇帝保管。

作为皇帝的李承乾便会说“可!”

礼官便会传话道“陛下制曰可!”

表示同意这些贡品由户部为皇帝保管和使用,至于怎么用,那是人家户部的事情。

户部尚书心里美滋滋的接过所有的礼单,等到大朝会结束之后,他还要带人去清点贡品,除了被皇帝看上,收入皇宫宝库的外,其他的一律清点清楚。

这些东西虽然归户部所有,却依旧需要登记造册,以及使用情况,以免那天皇帝心血来潮要查看,也好能够应付。

皇帝能够看到依旧只是一本厚厚的账本。

接着便是各藩属国使臣向宗主国皇帝进献贡品,流程同上,最后由礼部替皇帝保管宝物。

送礼环节结束后,便是宣读更改年的诏书。

王泉上前一步,展开诏书开始宣读“大唐皇帝令……新旧交替,可改庚戍年为永徽元年,诏书如右,符到奉行……庚戍年正月初一日下。”

前面一大段词藻华丽的废话,以及一大堆的三省官员签名,真正的主题也不过区区两句话。

从这一刻起,今年便正是改元永徽,大家也会将这一年叫做永徽元年。

改年号诏书念完,接下来便是颁布册立苏氏为皇后,萧氏为萧贵妃,册封幼子李素节为郇王。

大朝会的仪式结束,皇帝起身先行离开,接着才是大臣和使臣等人相继离开太极殿。

他们要趁这个机会好好休息,确保自己能够有充沛的精力,去应付接下来的活动节目。

……

永徽元年正月十九日,李承乾任命张行成为侍中,正式撤销于志宁侍中之位,并让他提前辞职回去养老。

正月二十一日,李承乾在阁中召见各地来的朝集使,向他们询问各地的民间疾苦。

朝集使纷纷向李承乾禀报自己管理的地方情况,民生、经济,以及粮食产量等等。

“朕刚刚继位不久,要是有什么对百姓不利的事情,你们身为地方官应该立刻上疏。35xs”

“要是有什么事情,没有说明白,你们都要再次上奏给朕,如今朕只有通过你们才能更好的了解百姓的疾苦。”

“你们作为一方父母官,爱护百姓,为朝廷治理好地方,你们对百姓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记录在你们功绩当中。”

“优胜者便可得到升迁,政绩不好者将会受到惩罚,这些你们可都明白?”李承乾说道。

“臣等明白!陛下放心,臣等定会爱护百姓,为朝廷治理好地方,必定能够年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朝集使们急忙行礼道。

这些朝集使又不是第一次进京面见皇帝,先帝在世之时,也像现在的皇帝一样,每次前来京师,都要召见他们,询问地方民生情况。

他们应对这个问题,自然应答入流,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李承乾点了点头,并没有全信这些人说的话,谁知道这些人里面,有多少人是在说实话,有多少人在说假话。

这些人里到底有没有将事情夸大其词,只向皇帝报喜不报忧,隐瞒不好的情况。

只要不发生暴动的话,他们一般不会向朝廷禀报,即便发生了暴动,他们也会将事情真相掩盖,将一切过错怪罪到暴动者身上。

尤其是那些山高皇帝远的边远地区,朝廷鞭长莫及的地方,一般最大的几率会发生这个情况。

李承乾又询问一些情况后,便让这些朝集使离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承乾都会召见一些刺史,询问百姓的疾苦。

刺史们也都一一应付过去,并将过去一年内,自己治理地方的成绩拿给李承乾看。

李承乾看过之后,都会勉励几句,便将他们打发了。

这一天,李承乾刚刚


状态提示:第309章:诬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