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毕业时候,姐妹俩都没有选择留在香港,倒不是因为她们很难找一份光鲜的工作养活自己,而是要回来早点结婚才是要事。毕竟,在潮汕地区,人们认为相夫教子才是女人的正道。

她们都已有过自己的恋爱经验。她们不会再轻易爱上青年男子,除非能在言谈中十分趣味相投。和一些真正聪明的青年男子连着一天又一天的热情谈话,带来的那种惊人的、深刻的、难以置信的震颤!不亲身体验一下是难以明白的!

如果在这些生动而启示心灵的交谈唤起了亲密感之后,爱情成为几乎不可避免的结果,那就顺其自然。

在姐姐黄思雅回家两年后,黄思瑶也重新回到家里时,她的父母亲已明显地看出来她们已经有过恋爱经历了。至于如何知道,自不待言。

对于这事儿,在潮汕地区,还是非常保守的。不过父亲并未与女儿深谈此事。至于母亲,她只想让她的女儿能自由,能够快乐。因为她自己从未完全成就过自我,在她那个时代,是很难的事情。

她们来到深圳,都找了份设计类的工作,住在父亲早年买的房子里。很快,她们又遇到爱情,投入爱河。她们爱着她们各自的男朋友,她们的男朋友也以全神贯注的激情爱着她们。

这两个小伙儿所想、所说、所写的所有绝妙事情,都是为这两个少女所想、所说、所写。黄思瑶的男朋友是科技园的it工程师,黄思雅的恋人是则在cbd做金融的。两个男孩子干脆是为他们的女神而活着。

姐妹俩都几乎屈服在奇特的男性力量之下。但她们很快恢复过来,把快感当作一种感觉,保持了自由。而男士们呢,因为感激她们所给予的体验,把灵魂都交给了她们。

姐妹俩的母亲在五月过世,两姐妹都赶回家去参加母亲的葬礼。在家里呆了半个月后,她们的男朋友不约而同都去了海外,姐姐的男友是移民英国了,而妹妹的男友呢,则到新加坡工作去了。两对恋人都和平分手。姐妹俩为此哭泣,对这两个小伙儿恋恋不舍,但是她们也知道,爱情继续下去只会增加更多的痛苦。

姐妹俩重新住回父母在深圳的房子里。这是一处位于华侨城的老房子,这里有很多年轻、帅气和有思想的年轻男子。

这些青年男子崇尚自由,尊重女性,他们穿牛仔裤和棉质的开领衫。他们是那种有良好教养,情感上无拘无束的人,他们说话低声细语,举止文雅。

然而,姐姐黄思雅突然与一个年长她十岁的男人结了婚。他是某个政府部门的中层力量,是一个相当有钱也很有教养的人,在闲暇同时也写些散文和酸诗。

黄思瑶在设计工作中,结交了一帮喜欢户外运动的男子。她的新男朋友是张海飞,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本在加拿大学习工商管理,那会儿刚刚赶回来。

张海飞比黄思瑶的背景更加亮眼一些。黄思瑶是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而他则是深圳本地人,父母都是公务员,还有好几栋收租的农民房。

然而,张海飞虽然比黄思瑶出身更好,他却显得更加内向,更加胆怯,更加敏感一些。在本地人中,他觉得安逸,他对由内地人和广东人组成的繁华的深圳感到有些排斥。

因此,黄思瑶这样的姑娘完全迷住了他,她那种独特的温柔与自信迷住了他。在纷乱的外部世界里,她远比他表现自如。

尽管如此,张海飞也是一个叛逆的年轻人。也许“叛逆”这个词用得过火了,太不恰当了。

他们想让张海飞赶紧结婚,早点抱上孙子。张海飞作为接受过很多新潮思想的年轻人,觉得他父亲是个不可救药的老顽固。但是他自己,除了会缩头缩脑地嘲讽一切并拿自身的处境大加嘲笑外,又比他父亲高明了多少呢?

张家只有姐弟二个,从小感情良好,关系亲密。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使得他们的关系更亲密,这是一种地位脆弱的感觉,一种无助的感觉,尽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又有几栋房子可以收租,或者说,正因为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房子,他


状态提示:第二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