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唐第一主播>第八十一章 夜袭
>两万左翊卫精锐骑兵在这刻呼啸着冲进吐蕃军营地大开杀戒,他们纵横屠戮,在怒潮般汹涌的沸血中张扬出最肆无忌惮的冷咧。

战士们的马刀挥舞出冷色铁光,飞扬起迷幻红彩,撕破长夜,染红圆月。

这一夜,注定将是一个疯狂的屠戮之夜!

......

薛讷组织的突击严密而高效,即使是在夜袭的状况下,平西军依然是在高度的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

今夜月圆,皎洁的月光使得黑夜并不那么黑暗,视线半清不清,虽然看不清远方的敌人,但却使得自己的士兵可以形成有效的整体作战单位。

冲锋的,是左翊卫大熊等三个骑兵旅帅,分左,中,右三路同时向对方起冲击。

他们并不恋战,因为他们的任务不是杀死敌人,而是快通过敌营地,尽可能的以最快度杀死吐蕃军营地各角落的夜间守备战士。

夜间守备队的主要作用,一是动警报,二是通过自身的战斗抵挡对方的袭击,为己方大部队的出营作战争取时间。

警报点bei gan掉后,夜间守备队就只剩下了力抗平西军一个重任。

但很显然,在左翊卫战士的强力冲击下,他们根本无法阻挡太多时间。

第二批冲锋的,则是紧随其后的振武卫冉阳伯、宣武卫殷文山的战士。

他们的任务是在战斗打响的那一刻,迅清剿最先出营的吐蕃士兵,继续将营地反击力量遏制住,保持进攻道路的畅通。

薛讷并没打算无声无息地穿过绵延数十里的吐蕃军营地,直接摸到仁钦岗的床头,然后将其一举拿下,那太不现实。

但他可以利用己方强大骑兵的度优势和冲击力,做到在敌人真正有所反应之前,先将反抗扼杀在摇篮里,将敌人的反击力度最小化。

与此同时,对吐蕃王旗起冲击,逼迫仁钦岗逃窜,动摇其军心士气,从而为全面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因此第三波攻击,是薛讷亲率大军,沉默之后,一反作风,变得嚣张,凌厉,雷霆万钧。

一支两千人组成的队伍,紧随在中军大军后,向各处营地投掷火流星,他们的马上足足带了数十支火流星。

利用战马的高在营地中奔忽来去,手上则不停地重复着点燃,投掷,点燃,投掷,再点燃,再投掷这样的动作。

一处处营地就这样被迅点燃,起火,燃烧。

许多来不及有所反应的吐蕃士兵浑身着火,哀号着冲出营帐。

今夜风普通,试图以一把火烧尽全军的想法不切实际,但薛讷不在乎,既然火势缺乏风力助燃,我就多放一些起火点。既然对手没有愚蠢到遍扎连营,不易以点带面,那我就干脆冲进去放火。

有多少劣势,就有多少优势,在薛讷的眼里,机会永远是大把可抓,俯手皆是。

随着纵火队的前进,在他们的身后第四拨队伍的行动就越嚣张起来。

嗖嗖嗖,千万支火箭仿佛夜空里最璀璨的流星,在天际划出灿烂的光弧,拖着长长的彗尾落进敌人的营地。

营帐,马厩,辎重器械,凡是可以燃烧的东西,在这一刻统统燃烧,腾卷出熊熊烈焰。

前面的纵火队是以有序排列的方式纵火,后面的骑兵则是以夸张的铺散方式进行,两者相辅相成。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吐蕃军营变成一片火海。

平西军的前排士兵在黑夜里穿行,杀戮,后方的士兵则纵火,焚烧,光与暗的班驳影象将整个天空扭曲出一片迷离色彩。

起火点就象是排着队行进的军列,若从天空中俯瞰,就好比是一排一排的路灯依次亮起,井然有序地向着吐蕃军的纵深处延伸开去。

这种诡异莫名的打法,将夜袭原本的混乱本质书写成秩序,但保持秩序的是进攻方,陷于慌乱的却是吐蕃人。

措不及防的吐蕃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杀得叫苦连天,鲜血在暗夜月色下飞溅,空气中飞舞起迷乱的血末分子。

少数尚存斗志的吐蕃士兵在混乱与匆忙中临时组合成一支小部队,试图阻挡这支浩瀚铁流,却碰上了


状态提示:第八十一章 夜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