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文唐>第632章 草原治理计划
三五年后应当能供养一支万人军队,确实能为经略西域提供方便。”

李绩客气的道:“卫国公谬赞,我也是受你的启发才想到此处。”

“哈哈……好好好。”李世民忍不住大笑道:“诸位就不要谦虚了,大家说的都好,就以此计来治理草原。枢密院和政事堂一起商量一下,尽快拿出具体的章程。”

“喏。”众人齐声道。

“圣人,筑城移民花费甚大,连筑十城国库负担不起呀。”新任户部尚书张鸿道。

然后所有人都不说话了,目光都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脸色一黑,他岂能不明白张鸿的意思,就是问他要钱来了,谁让内库里的钱比国库都多呢。历任户部尚书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从内库要钱,并以此为荣。

哪个户部尚书要是没有从内库里要过钱,不管做的再好都会被群臣嘲笑。对此李世民自然很生气,但又拿这些人没办法。

一般情况下他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就松口给钱,但这次他也知道连筑十城确实超出了户部的承受能力,就算内库也要分批次才能拿出这么多钱。

所以他倒是没有为难张鸿,而是说道:“放心,我会从内库调拨钱粮入户部。你可给我记好了,这是内库的钱每一分都要花到实处,要是让我知道谁乱伸手唯你是问。”

“圣人放心,我保证每一分都用在国事上,要是出了问题您砍了我的脑袋。”张鸿拍胸脯道。

皇帝吗,该哄的时候还是要哄的,要钱不丢人。至于钱到了户部该怎么花,那就是户部的事情了。

“那个……”这时,敬君弘磨磨唧唧的站起来,迟疑的道。

对于这给给自己带来好消息的人李世民还是很喜欢的,温声道:“什么事情,尽管说。”

“岳候说筑城移民全让朝廷来做非但费时费力效率也不高,最好能发动民间的积极性,借用民间的力量来办这件事情。”敬君弘道。

“我们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可北方草原乃苦寒之地,又没有足够的利益,如何能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张鸿道。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北方草原确实苦啊,人也穷,除了牛羊等牲畜就没有别的生意可做。

而牛羊生意可不是那么好做的,从北方运送到中原太麻烦了,一个不好甚至会赔钱。

所以别看北场榷场很赚钱,真正参与的都是豪商,普通商人很少有往这边跑的。

光靠这些豪商来发展这十座城池,很难。除非找到别的赢利点,吸引更多的普通商人才行。

刚想到这里,就听敬君弘道:“诸位还记得羊毛衣吗?”

不少人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衣服,里面就有一件羊毛织成的衣服,确实很暖和,关键还贴身不臃肿,太舒服了。

“如果朝廷放开羊毛交易市场,允许普通商人去北方收购羊毛,甚至鼓励中原人去北方养羊采集羊毛,应当能吸引不少人去北方。”

听到这里众人要是在不明白他的意思就是傻子了。

羊毛布料啊,虽然原材料产自羊的身上,但却是一门比羊本身还要大很多倍的生意。

古代布料是比黄金白银还要硬的硬通货,甚至布料可以直接当钱使。为啥?稀有啊。

麻布、丝绸全加起来都不够用的,现在又多了一种棉布依然如此。

最关键的还不是布料,衣服这东西不要多,省着点穿一件能穿几十年,甚至还能传给子孙后代。

关键是御寒之物。

古人是如何御寒的?有钱人家穿皮草,没钱人家用木棉、稻草缝进衣服里过冬。

等到岳山把棉花引进中原,棉衣棉被迅速普及成为最主要的御寒之物。但受限于棉花产量,依然有大批的人靠‘抖’来御寒。

毛衣明显一种上佳的御寒之物。

当年岳山发明毛衣后送了几套给亲近之人,没多久就成为权贵之家的必备之物。

不是大家不想普及,而是没那么多羊毛。

所以大家渐渐的也就忽略了毛衣背后所代表的经济意义,只是把它当成了一件比较少见的御寒之物。

现在经敬君


状态提示:第632章 草原治理计划--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