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元辅>第277章 战后波澜(一)院长
来。

戚继光将信将疑,问道:“经台计将安出?”

高务实道:“我欲奏于陛下,请建‘大明军事学院’,并举荐戚帅为首任院长。”

“大明军事学院?”戚继光一时有些发愣,迟疑道:“此学院……教行军作战?还有,这院长却是何职,便是山长么?”

古代书院的“院长”其实一直都叫山长,不过高务实虽然知道,但显然他比较喜欢特立独行——大概他觉得这大明军事学院根本不会建在山上,所以就非得改了惯例吧。

高务实笑道:“院长便是山长,不过戚帅也知道我喜欢自命新名,还是院长听来更加直接。至于这军事学院究竟教什么,其实按我的意思,是想交给戚帅自定的。”

这太突然了,戚继光一时有些发懵,他还在想“从文有无数经典可学,从武却该教些什么”,就听见高务实又开口了。

“戚帅,自古习文者早有书院相授,于是文臣百川汇海,万世不竭,历朝历代无数名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样成就功业。武臣则不然,往往只有两种来历,或出将门世家,或起行伍之末。

前者多有滥竽充数,后者万中难挑其一,以此二者遴将,我以为实有不足。将来我大明若开军事学院先河,使有志从军者能于此中研习战法,深谙治军,善布器械,何愁朝廷没有名帅良将堪用?”

“另外……”高务实顿了一顿,似乎有些犹豫,但最终毅然道:“文武云泥,实非天下之福,将来有了军事学院,想必多少能为武臣挣得几分尊严。”

戚继光起先听着还好,直到最后这一段听完,忍不住浑身一震。戚继光朝高务实望去,却见他一脸坚毅,不禁油然生起敬意,起身郑重一礼,道:“无论事成事罢,经台能有此念,足可见胸比天海,继光不才,且代天下武人敬谢经台美意。”

高务实起身欲扶,谁知戚继光虽年过六旬,身体却极是强健,硬是将这一礼稳稳当当完成了。高务实不禁苦笑,道:“此为天下长久计,但恐怕也要遭人反对,想要成功推行,其中难保不会受人掣肘,甚至将来也未必不会有所反复……戚帅如此谢我,我却愈发深恐受之有愧。”

戚继光却坚决摇头,道:“经台此疏一旦呈上,天下武人知悉,必人人感经台之恩如同再造,何人会以为经台受之有愧?”

他说着,不等高务实再说其余,又立刻接口道:“不过经台此举若要顺利推行,末将倒有个想法。只是……”

这话却让高务实有些意外,立刻道:“戚帅有话但说无妨。”

戚继光仍然犹豫了一下,这才再次开口,道:“这首任山……院长一职,其实最佳人选并非末将,而正是经台。”

“我?”高务实听得一怔,然后大摇其头:“我是文臣,怎能做这军事学院的院长?再说这院长要教的都是行军作战相关之法,此亦非我所擅长。在如今国朝武臣之中,论名望、论才干、论战绩,无论从何处考虑,戚帅都是当仁不让之选,就莫要再推辞了。”

谁知戚继光这次却不同意,正色道:“正是因为经台乃是文臣,这首任院长才非经台不可。经台,以国朝之风,错非以文臣为首,末将以为这军事学院恐怕永远都建不了。”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书友20190314212506556”、“猫猫的老公”、“klauszx”的月票支持,谢谢!

ps:“伐元”超大章终结于第五十九小章,这个是故意的。意义嘛……高务实本经为《周易》,而易经第五十九卦为涣。卦曰: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状态提示:第277章 战后波澜(一)院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