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元辅>第277章 援朝抗倭(十七)新的时代
位里究竟谁说了算,则要看皇帝从这四位里挑哪位出来“掌院事”。

很巧啊,叶向高目前正是那位“掌院事”。顺带一提,他们仨当年考中进士之后,负责主持接下去馆选庶吉士考试的是陈于陛。而在高务实的交待和安排下,他们三个的馆选成绩个个出类拔萃,深得陈于陛欣赏。

再加上后来收服了陈党,并且把陈于陛捧上了天官之位,因此陈于陛从翰林院“掌院事”卸任之前,就推举了唯一还留在翰林院的高务实门生叶向高接替自己。皇帝当然也清楚叶向高的老师正是高务实,所以这个任命一点波澜都没起就被批准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前大明朝廷的学官三巨头,大概可以说已经被高务实这三位门生包揽了两三年之久。

事实上他们这一科,也就是万历十一年癸未科金榜堪称人才济济。李廷机、叶向高和方从哲三人在原历史上都做到过首辅就不说了,榜中还有好些名人。

这一科三甲是朱国祚、李廷机、刘应秋。状元朱国祚人帅气、字漂亮,不过他在万历一朝,基本上都在东宫打工,也就是混詹事府,很少有出场的机会。原历史上光宗泰昌帝临朝才进入内阁,可惜光宗短命。到了天启三年,魏忠贤觉得他很麻烦,就把朱国祚赶回家去了。

榜眼是李廷机,就不必介绍了。探花刘应秋,心高气傲,看不惯很多官场作风,经常讥讽达官贵人,因此得罪不少人,一辈子没当上什么大官,倒和汤显祖关系极好。

不过刘应秋自己官运不行没关系,他的儿子刘同升居然也挺争气,崇祯十年中了状元,比老爹考得还好。后来明亡后,他在江西老家抗清,因为劳累而死,也算是为大明尽了忠。

二甲十二名叶向高和二甲三十名方从哲也不必说。二甲二十二名申用懋,正是申时行的儿子。因为申用懋中进士这事,当时还有言官弹劾过申时行,但是朱翊钧当时直接无视了。

与申用懋的情况类似的还有张四维的儿子张甲徵,也一样被弹劾说是靠张四维的面子高中,但和申用懋一样,同样查无实据。

其实说起来,这些情况和王锡爵之子王衡一样,老爹在位时如果考中,免不得要被质疑甚或弹劾,但其实文才都是真有的——这个年代的精英教育几乎都在文官家,因为文官们自己就是靠着考试混上去的,“鸡娃”属性谁不点满?

只不过王锡爵脾气更炸,直接让王衡罢考,等他退位下来之后再去考,结果仍然是榜眼,天下第二。

二甲第二十七名郭正域,后来的东林党大佬,做过朱常洛的日讲官多年,也在很长时间里都被东林党力推,希望让他入阁。不过东林党也未必就百无一是,比如他也和沈一贯交恶,后来下台也与此有关。

二甲第四十七名是又是后来东林党的徐大化,此人被阉党利用弹劾熊廷弼,自毁长城,留下千古骂名。

三甲同进士出生二百二十一名,就是文学巨作《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

三甲同进士出生二百七十一名,也是最后一名,由海瑞的老乡梁云龙中了。

梁云龙生于海岛之上,自然穷困得要命,十三岁读书,五十岁才中功名。当时在家赋闲的海瑞写信为其庆祝,也是为科举超级弱地海南庆祝。梁云龙在海南还有些名气,一生比较崇拜海瑞,当官以后还给海瑞写了一篇文章。

总之,这一科是很有些名人的,而现在高务实觉得,既然作为万历八年进士的自己可以做阁臣,那么自己的同年和门生也就都有必要开始用起来了。同年的安排已经在进行,目前却不好立刻相见,且先见一见学生再说。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keyng”的月票支持,谢谢!


状态提示:第277章 援朝抗倭(十七)新的时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