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即鹿>第1章侃侃析时局窃窃觊神器
地向旁挺剑虚刺,回手下斫,砍裂了食案的边缘。

蒲茂离席,撩衣下拜,说道:“今方入春,陇地值内乱后,青黄不接,军民乏粮,用兵之时也。臣茂不才,敢请陛下给步骑万人,乞为陛下竭忠效勇,饮马陇上,回克冉兴。”

蒲长生大喜,由着酒意正要答允,旁边一人起身说道:“云阳王壮志可嘉。然近年内,国内的唐儿小有异动,杂夷亦有不驯,臣意今当抚镇国内为要,不可妄兴干戈於外。”

云阳王是蒲茂的封爵。

说话之人是秦国的丞相蒲光。

蒲光既是国相,也是蒲长生的从父,蒲长生很听他的话。他既然不赞成,蒲长生只能遗憾地拒绝蒲茂的请求,说道:“相父既然以为不可,阿兄,那你就且容些时月。待朕把那些不老实的唐儿、夷虏杀干净了,再给你壮行,亲自送你西去,为朕开疆拓土。”

蒲茂按下失望,跪拜称诺。

酒宴直到夜半方才散了,蒲长生回去后宫。诸臣自散。

蒲茂离了宫,命车还家。

不知何时,夜色沉重了起来,云朵积布,渐大的风吹动车的帘幕,飒飒生响。

蒲茂虽在车内,亦觉湿气弥漫,要下雨了。

皇宫在城南,王公贵戚们的住宅也多在城南,离皇宫不远。不多时,他便回到了府上。

入了后宅,蒲茂刚在室内坐下,一人从外扣门进来。

看到他进来,蒲茂连忙起身,说道:“孟师怎尚未眠?”

此人名叫孟朗,是个唐人,本沿海的莱州人氏,寓居在秦,是蒲茂少年时的老师之一,有大才,极得蒲茂的爱戴尊敬。蒲茂的父亲前几年去世,蒲茂继嗣了王爵,请他做了自己的长史。

孟朗自寻榻坐下,徐徐说道:“夜半风起,花香弥漫,一时不得眠。”望了下蒲茂的神色,说道,“饮酒到宵半,没有喝醉。克己的功夫,你有长进了。”

蒲茂叹了口气,说道:“满殿荒唐,君臣无仪。非礼之宴,酒实难下。”

虽然本身是夷人,可自少受唐人典籍的影响,在孟朗的悉心教导下,蒲茂实与唐人中的儒生无有多大的区别。酒宴殿上那些不堪入目的场景,他是发自内心地厌恶。

两人闲聊几句,蒲茂说起在殿上借机请缨,乞兵西进的事情,说完,又道:“只是没能得允。如非丞相劝阻,孤得兵在手,取陇收兴,也许大业就可成了。”语气里带着遗憾。

孟朗说道:“事不宜急。君上有勇武名,近年来的杂夷叛乱多是他带兵剿定,国人素重强健,他因颇得众心。当缓图之。先移民心,收拢豪杰,继之方好行事。”

说到“移民心”,蒲茂有点担心,问道:“师所作之民谣,真的可以用么?会否引朝廷生疑?”

蒲长生的父亲,也就是秦国的先帝崩了之后,蒲茂看不惯蒲长生“无有君仪”的作态,在孟朗的劝说下,渐渐滋生了夺位之心。为了争取民意,孟朗作了首民谣,打算在适当的时候放出,使城内外的儿童歌之,以造舆论。辞曰:“梧桐荫满鸟为凤,三年两年男为王”。“梧桐荫”四个字,暗指蒲茂,蒲茂名“茂”。梧桐叶茂,遮蔽树下,自然就是荫了。

童谣、谶语由来已久,不仅唐人信,入主内陆的诸夷本就相信鬼神巫术,对此也都相信。

孟朗淡然说道:“大王已然是王,君上又怎会疑大王?生疑最好,自有太尉应之。”

太尉步岐是蒲长生父亲留给他的几个顾命大臣之一,乃是个大大的忠臣。他部落的名字叫做雀戈戈,“梧桐荫满鸟为凤”,雀,可不就正是鸟么?蒲长生如是生疑,便引他杀了步岐,一举两得,既为蒲茂造了舆论,又寒了忠臣之心。

蒲茂不再说话,过了会儿,他从榻上下地,步至牖前,推窗眺外。

夜色下,乌云已聚,风摇庭竹,雨水将至。

他望了稍顷,长出口气,说道:“吾族支胤炽盛,而今近百万口,君如非其人,在此战国之世,为患将烈,恐噍类无遗!要非君上轻果,不是我族的良主,孤也不会行此逆举。”

孟朗


状态提示:第1章侃侃析时局窃窃觊神器--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