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宋的变迁>172章迎宾馆论政1
西汉武帝时期,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兵连而不解,天下共其劳,费以亿计,县衙大空。

为了充实国库,武帝把最赚钱的盐铁两项产业全面收归官营,武帝殁后民怨四起,才有朝堂之上这场历史辩论。

双方的争论详细记载于《盐铁论》第一章的“本议”,儒士们站在仁义的角度上对于朝廷盐铁专营制度提出了三大弊端:一是指责盐铁、均输、平准等是“与民争利”,造成民间经济的萧条,而朝廷权贵以官营为名、攫取私利。

二是官办工坊生产和经营存在重大弊端,官坊做出来的铁器,大多质量低劣,售价甚高,还强买强卖,老百姓不得不改用木器耕作。

三是盐铁政策造成老百姓“逐末弃本”,民间日益趋利,整个社会民俗败坏不堪。

桑弘羊则站在国家的高度上条条反驳,概括一下就是:诸位说的这些都对。但是,如果不搞官营经济,那么一旦天降灾难,官府拿什么去赈济灾民?

一旦匈奴入侵,官府拿什么去保家卫国?

如果按照诸位那般藏富于民,一旦赈灾和战争,必然要增加赋税,那百姓们又愿不愿意呢?

桑弘羊这几个反问将儒士们问倒了,此后盐铁专营一直是封建王朝的赋税支柱,但是争论一直未停歇。

到了北宋,专营禁榷的商品类别越来越多,官营的产业更是多如牛毛,还介入店宅出租,如今苏州的房地产也控制在官府手里,官营企业和专营制度完全控制了天下的经济命脉,可以说北宋的国营企业比率并不亚于后世八九十年代。

如果将其中的义利之辩剔除,那么双方争论的核心思想用六个字就可以概括,“国富还是民富”。

吴梦想不出好的措辞,反问道:“孙学士,在下想问问尊驾又是如何看待官营和私营的。“

孙奭呵呵一笑,捋了捋胡须道:“老夫以为,除了盐铁这些大利,其余都应放开私营,朝廷征收赋税即可。”

孙冕反驳道:“学士此言差矣,倘若全部私营,天下向利之心更甚,民间豪强霸占产业,渔利又不惠及百姓,朝廷并未得到好处,怎能全部私营。”

张士逊插嘴道:“副使此言也有偏颇,在下身居监察御史,官营工坊苟且之事看得多矣。工坊的官吏里通外合,贪墨受贿者层出不穷,如官营酒坊,外购之糯米竟掺有两成的砂土,米与酒产出之比远不如民间酒坊。”

孙冕道:“此事乃是尔等御史之过,如何能怪罪官坊,老夫在苏州,将官坊转为民间占分子经营,产出之比、质量之好远强于民间作坊,此事何解?”

孙奭冷笑道:“那官坊掌柜若是与驻场账房勾结,鲸吞官府财物孙副使如何得知?”

孙冕反驳道:“学士,工坊账房两年一换,每季一审,如何不能杜绝勾结之事。”

吴梦看着他们内讧,知道怎么争论都没有结果,那《盐铁论》中的义利之辨、官营私营之辩都是亘古未能解决的难题,绝非眼下能够说清楚,赶紧阻止道:“几位皆言之有理,在下倒是有个主意,不知当说不当说。”

赵祯笑道:“先生有言,尽管道来。”

吴梦道:“诸位不妨搁置争议,先实际操作以观后效。孙副使在苏州有官督民营之经验,不妨在开封府设立一工坊集中之所在,划拨一批官督民营的工坊在内经营,与官坊和私坊相互比较,五六年后当可看到结果。苏州和台湾日后多数工坊也将是官督民营,朝廷不向天下推行,只在这些地界试行以作比较,诸位以为如何?”

吴梦这种提法便是后世邓公的特区模式,说实话官督民营的想法在华夏大地并未普及开来,只在清末一段时间内开展过,具体效果未得到验证。

他其实并没有把握,在苏州的小规模试行并不能看出问题,将来运输改善,工坊直面市场竞争,各地的官督民营工坊能不能经受住市场的冲击,而当地官府又会不会为了自身利益搞地方保护主义都不得而知。

孙奭思量了一会,说道:“吴先生此言甚是,争也争不


状态提示:172章迎宾馆论政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