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183章 要造反书信?来人呐,咱给他写一张
队的不速之客非常不满,但不一会儿之后,事情的变化就让他们大吃一惊。

蔡邕亲自跑到门口,掀开窗帘跟李素低语几句,然后就亲手扶李素下车,还遮掩在李素和其他排队的客人之间,不让他们看见李素形貌。

因为天气正热,李素也正好打了折扇遮脸,就更加神不知鬼不觉了——

折扇是他去年秋天的时候发明的,当时因为天冷,所以久久没有传开。但发明之后半年,赶上今年初夏开始炎热起来,雒阳贵公子们发现折扇这玩意儿是个装逼神器,渐渐开始求购。

以甄家为首的豪商们也开始贩卖、仿制。因为刚刚才出现,价钱有点畸高,随便一把折扇能卖好几千钱。如今雒阳城里起码有上千柄折扇,看扇子也就认不出李素来了。

拐进蔡府二门后,蔡邕才急切问道:

“贤婿不是跟随镇西将军在平定张鲁、勘合蜀道断绝之案的内幕么?怎地忽然秘密来京?莫非是张鲁已经讨平?若如此,为何不先向陛下与大将军报捷?”

李素也出于礼法,给蔡邕简单行了礼,解释道:“说来惭愧,我本月早些时候,还在秦岭上庸道中奔波平叛、追击张鲁余孽,十日前才出秦岭、至襄阳,这才得知陛下竟然早在两个多月前就……

我所带的镇西将军叙功奏表,还是写给先帝的,我怕直接这样递上去有些违碍,所以把从人留在伊阙关外,先私行入雒打探消息,看看有没有什么该预先处置的。”

蔡邕点点头,把李素引入内堂,然后屏退左右,屋里不再留任何外人,只是去了一下女儿的闺房,把蔡琰叫出来跟李素相见叙旧。

李素也拿出一些炒茶,摆在案头,算是原来的见面礼。

这些茶叶都是蜀地商人贩售的野茶,并非种植。李素拿到手时就已经是炮制好了的,如同抹茶,所以他也没办法重新把茶叶复活成炒茶。

但他好歹可以改良一下喝茶工艺,不再加盐和花椒大料,只喝纯苦味的绿色冲泡抹茶。

为了教京城雅士新的喝茶方法,李素也不用跟蔡邕客气,送完礼后当面就拆开,然后泡了三杯一人一杯。

蔡琰闻讯像小鹿一样飞快冲出来,看到李素在泡茶之后,反而有些胆怯不好意思,恢复了点淑女慢慢走过来:“师兄别来无恙,一路辛苦。”

订婚的事情至今还是秘密的,蔡琰习惯继续喊师兄也没什么问题。

李素跟她稍微温言几句,以示抚慰,然后蔡琰就乖乖坐在一旁喝茶,暂时不打扰大人聊正事。

蔡邕这才有机会开口,跟李素说了一些“如何解释弥补奏章上的称谓是写给先帝的”的注意事项,随后就问起张鲁讨伐的结果、是否有查到真的跟刘焉指使有关的证据。

李素正要说这事儿,顺水推舟就接上:“我们查了一些人证和书证。多有俘虏说刘焉自去年年底,就迫不及待在益州诛锄异己。

他擅自杀害了犍为郡守任歧,而前任巴郡太守被当地豪贼甘宁击杀一案,当时给朝廷上报的是甘宁自行为罪,但后来我们俘虏了甘宁,查到这其中也有刘焉的纵容。

另外,还有多名被俘的附逆官员作证、形成供词,说刘焉去年年底就已经在蜀郡造天子銮舆、用六辇金根车。

我们还缴获了张鲁与刘焉的一些书信,里面有更多逆语,并且活捉了张鲁的亲弟张卫,此番正想请泰山以中立公允的身份、向宗正景升公谏言,到时候也好教景升公如何辨别笔迹真伪。”

蔡邕一愣:“让我教刘景升如何辨别书证笔迹真伪?什么意思?”

李素:“我这儿有不少张鲁、刘焉的书信,其中一些是事关逆案的,还有一些纯粹只是家常,没有什么证据意义。

但是,到时候宗正查明案情时,定然要辨别书证笔迹真伪。泰山可在宗正不知如何辨别时教他:先把张鲁那些家常书信的内容,用他人笔迹抄写几份,然后把这几份一起给张卫看。

让张卫认出哪些才是张鲁的亲笔,或是刘焉的亲笔,并许诺张卫如果能认出来,就饶他一死,或者让他死个


状态提示:第183章 要造反书信?来人呐,咱给他写一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