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207章 钓鱼城围城
>钓鱼城的坚固,比剑门关也不遑多让了,但毕竟这里是“城”,而剑门关是“关”。城比关最大的劣势就是可以被断粮道。你要是遇到关,想围都围不了。

刘备军围城开始之后,只有最初阶段,刘焉军因为欺负刘备军先头部队人数较少,居然还胆敢从江州方向派出数千援军北上、试图与钓鱼城里的四千守军一起内外夹击,把围困钓鱼城南侧的刘备军消灭。

当时,刘备军围城部队总规模不过七八千人,南侧只有三千人。而江州守将刘璝派出了五千人配合城内夹击。

结果刘备军这三千围城兵的主将是关羽,他那三千人也都是打了多年仗的丹阳兵精锐。顒刘璝和刘瑁很快就被教做人了,知道了“打仗不是数人数”这个朴素的道理。

两人一共花了六七千兵力夹击关羽三千人,依然被关羽打得哭爹喊娘满头包。那些没打过仗的“东州兵”新兵,根本不是从幽州打到益州、转战打穿整个华夏大地的丹阳精兵对手。

最后刘璝部大溃,残部怕逃不回江州、会被关羽追杀至死,慌乱中全靠刘瑁派船接应,直接退回钓鱼城内。

此后一个半月,钓鱼城战场就再也没有发生野战,他俩都彻底学乖了,知道哪怕把江州的兵全部调来野战,估计都干不过刘备军。

还是死了心乖乖守城吧。

不过,刘璝这一战,对刘瑁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又为钓鱼城补充了一些兵力——战前过冬的时候,钓鱼城只有四千守兵,因为刘瑁也知道钓鱼城太小,屯粮也是刚刚开开始屯,积蓄不多。

和平状态下运太多兵来这里常年驻守的话,粮食吃得太快,不是好事。所以最优解就是“平时少驻扎,让主力在郡治江州就食。等战争真正爆发,再增加钓鱼城的兵力”。

刘璝在关羽围城之后,跟关羽打了一仗,虽然战死、伤重、被俘加起来有一两千人,可他毕竟带来了五千人,剩下还有三千人安全入城,守军就扩充到了七千。

刘瑁觉得有七千人守钓鱼城,那就太稳了,神仙都攻不进来的。

但他同时也知道,兵多后存粮问题就得更加重视了。去年下半年开始,钓鱼城里陆续囤到了十五万石,按照每兵二十日耗一石估算,大约够四千人吃上两年多了。现在增加到七千人,就只够吃四百多天了,大约是一年零两三个月。

这也不能怪刘瑁没有囤更多粮,毕竟钓鱼城是去年新建的城池,原先就是一片野地一穷二白。

巴郡如今也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江州是一座山城,在农业时代远不如成都富庶,几个月内运十五万石粮食到一座平地而起的新城里,还要顶着守兵每天吃喝花销,刘瑁的囤积已经非常努力了。

现在他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别的粮食来源,刘备彻底围成铁桶一样,围上一年半,还是可以把这座坚城里的人饿死的!

当然刘瑁也可以在情况不对劲的时候,提前搞粮食配给制,减少士兵每天口粮,让他们睡大觉减少消耗,那撑到两年也不是没可能。

但坐吃山空是肯定的。

刘瑁不得不仔细盘算一下钓鱼城的“开源”可能性。

……

四月初的一天,刘瑁在钓鱼城里,亲自视察了城西部高崖上那些原本就有的农田,以及去年冬天和今年初春刚特地开垦的新山田,想看看到了秋收后,这些城内土地能回收多少粮食蔬菜、对于持久作战有多大帮助。

其他城市的围城战,是很少能在城里种田的,因为城内都是建筑用地,如果圈地更大,那么城墙周长也会更长、需要的守卫士兵也会更多,最终这个账还是算不过来。

但钓鱼城是一个从零开始的纯军事要塞,原本就有农田,所以是个例外——钓鱼城只有东墙北段可以被进攻,其他八分之七都是嘉陵江沿岸的悬崖地形,所以多圈地并不会导致需防御周长的增加、也不会导致所需守兵明显增加。

刘瑁有城中地图,他知道此地东西长十二里,南北宽平均是三里半,呈骨头状两端粗中间细。但东边半座城是


状态提示:第207章 钓鱼城围城--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