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番外第50章 单于从此成为一个历史名字,可汗还能稍微多存在几年
折损至此也才六七万人之间,

其中跟诸葛亮打的时候折了三四万,跟太史慈打又折了一两万。剩下的则是伤病加重、军中劳顿瘟疫逃亡折损,七七八八的损失。

按说十七八万部队从人数上来说,还是有战斗可能性的,对面张飞赵云加起来才五万呢。

可实际上,这十七八万人已经被各种疲惫、疾病、士气涣散、因为反复中计而心生迷茫恐惧,给折磨得不要不要的了。

再把根本上不了战场的伤病员一扣,真正拿起武器的最多也就十四万人,这跟张飞赵云的人数比例差距,也就从四倍跌到了三倍以下。

而最关键的是,张飞赵云驰援而来的,那都是骑兵为主。

之前诸葛亮、太史慈要做那么久的局,各种拉扯迟滞,却不能给决定性的一击,关键就在于诸葛亮太史慈的骑兵比例比较低。

看似每次四万或者两万战兵出战,实际上草原联军只要避战逃跑,诸葛亮和太史慈那各自只有几千人规模的骑兵,是不敢追着十几二十万人追杀的。

张飞赵云就不一样了,每边两万多人都是骑兵,那是北方边境主要的边军精锐力量了,跟中原内陆驻防堵口的部队大不一样。

虽然不至于像北宋时的“汴梁禁军”和“西军”差距那么大,但差距肯定是存在的。

诸葛亮那种智将,擅长的就是总决战之前不停给敌人上状态、堆控制叠buff,最后暴力输出收人头,还是得看张飞赵云的操作。

右北平以北的白檀邑,战斗在十一月初六这天,陆续打响。辽西以北的白狼山,战斗则在十一月初八打响。

因为战场距离相隔数百里,而且双方集结部队也有先后、发生遭遇战时也都没有彻底完成部队集结,所以整个战斗过程非常混乱,也互相不知道另一边战场的情况。

大家都是靠着求生本能而战,知道赢了就可以安全还乡,输了估计就要把性命丢下了。

直接四散逃命也不可能,张飞赵云也都有足够的轻骑兵,要是被各个击破的话,追上的那一部肯定得重创甚至全灭,所以一定得跑团击退才好跑。

而且,因为是奔袭战、遭遇战,双方其实都没彻底集结好部队。

草原联军一方,因为各自寻路翻山通过燕山,本来到的就有先有后,遭遇战打起来之后,后面还陆陆续续有部队赶到战场。

张飞、赵云那边情况也惊人的相似,每边两万多骑兵,在急行军的时候也会拉成长蛇阵,而仓促发现敌人后,为了尽快拖住、防止延误战机,基本上是先锋一边往回报信、一边就直接带人冲了。

以至于交战双方都陷入了乱战,不得不承受“添油战术”的弊端,打着打着后方又有一队援军赶到、然后火线投入最前沿的厮杀。

两场战场规模分别达到了十四万人被八万人左右的骑兵大会战,就这样在相当于后世科尔沁草原的广大范围上展开了。

也就是后世的燕山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南的草原区域。整片区域大致包括后世的赤峰、通辽等草原市。

十几万人的骑兵大会战,堪称汉末以来最壮观的骑兵对决。

之前哪怕是中原争霸阶段,刘备和袁绍、刘备和曹操的最大规模总决战,交战双方人数都有比这个多的,但单论骑兵数量的话,最多的时候也不到今日之战的一半。

装备了四棱锥枪和超长一次性换用骑枪的汉人铁甲骑兵,与弯刀长矛的鲜卑突骑血腥绞杀在一起。

胡人骑兵的甲胄虽然差,但长矛冲刺的威力也不容小觑,即使扎在铁甲上矛杆就有可能崩断、矛头也会折损,但还是可以确保把汉人骑兵捅下马来。

如果捅正了,矛头折损的同时,锻钢胸甲也有可能扎穿。如果稍微捅斜一点,倒是会被胸甲的弧度偏斜开,如同炮弹击中坦克斜面装甲会跳弹一样,但把人击落马背捅出内伤、再摔个重伤,还是绝对做得到的。

相比之下,只有胡人骑兵的马刀挥砍输出,在面对汉人铁甲骑兵的时候,几乎难有建树,只能是跟汉人的游击弓骑混战时发挥点


状态提示:番外第50章 单于从此成为一个历史名字,可汗还能稍微多存在几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