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因为张沁儿提前在县城住了一天,所以出发那日一大早,郑家就派两轮小车过来接她,在郑家聚合之后,就准备上车了。
一辆两轮轿车,一辆四轮骡马车,这里的轿车可不是沁儿前世所说的那种,而是因为车型像轿子故名的,这种车的轮子特别大,车身上安置竹制的车厢,门开在前面,用布帷遮挡,箱侧有窗,上面有盖,可以避风雨,车座上用了很厚的垫子,可以减少车子的颠坡,令人舒服一些。
后面那辆四轮骡马车就显得大了许多,四轮车前后备有一横轴,轴上竖立短柱,上端安装纵梁,纵梁承载车厢,当车停下、骡马脱驾时,车厢平正,非常安稳,是用来载运物资最好的车辆。
林氏和张沁儿上了前面那辆九成新的轿车,有专门的车夫赶车,后面那辆四轮骡马车就用来装行李箱笼以及供小丫头坐的,赶车的是一个熟练的婆子,又能赶车,又能做粗使的活。
郑成凯穿着簇新的衣裳,骑在他的高头大马上,少年英挺的模样顿时吸引旁边看热闹的人,人已经到齐了,郑成凯问过林氏可安置妥当,就让马车开始赶车,缓缓出城而去。
等出了城门口,车子的速度就快了不少,赶车用的大青骡正值壮年,腿脚有劲,跑起来风声呼呼而过,郑成凯则一直控制着马速,伴在车子左右。
林氏见已经出了城门,路上人迹渐少,就把车布帷掀开,让风吹拂了进来,又可以从车窗望出去,瞧一瞧景色。
五月的风是轻柔而舒适的,吹在人脸上,觉得舒服极了,张沁儿头一回出远门,心情好的不得了,好奇的眺望着,旁边是一垄垄修的齐整的田野,庄稼欣欣向荣,田野间的农人穿着粗布衣,抡着锄头,正在努力干活,听到路上的车轮滚动的声音,偶尔好奇的抬眼看了看。
纵横阡陌,这块地倒是好的不得了!地势平坦,土壤也肥沃的很,远远不是富足村那些瘦田可以比拟的,张沁儿看的眼热,笑着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些地看上去可真好。”
“这是李家村,是这附近最大的一个村子,土壤也好,庄稼的产量很高,只不过去年遭灾严重,这里的百姓日子也不好过啊。”
张沁儿瞧这李家村地势平坦,若没有提前预防蝗灾,一旦蝗灾起,损失的确会很大,车子又渐渐走了些路,入目的是一个池塘,呈一条细长的形状,上面有鸭子浮游在上,整个田园一派安宁。
车速不慢,眨眼间李家村已经过去了,又进入一个山路,山路弯弯,两旁是苍翠的林子,车马声惊起丛林飞鸟,一时叽叽喳喳的热闹,路上不只是他们,还有不少车辆,大多是四轮骡马车以及一些大型的太平车,太平车是用来运输货物的,一次能够运很多,拿两头骡子驾车,上面堆的满满的,像座小山,用油布紧紧的覆盖着。
三辆四轮车,五辆太平车,每个车上看样子都装了不少东西,车轮痕迹很深,想必是商队运货的。
车道很宽,大家彼此互让一下,也就过去了,接下来倒是静谧了一会儿,张沁儿趴在窗口,兴致勃勃的瞧着外头的热闹,猜测着刚才那个商队运输的是什么货,又是从什么地方运过来的,如此想着,也不觉得无聊了。
林氏倒是比较安静,看着张沁儿满脸的欢喜,笑着说:“我记得我第一次出远门玩的时候,都已经是成亲之后了呢!女人出趟门可不容易。”
张沁儿深有感触,若是容易,她也犯不着直到今天才搭上林氏的顺风车,到外头瞧瞧热闹去。
路途无聊,不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是不会停下速度的,林氏就和张沁儿有一嘴没一嘴的闲聊着,一上午也就这么过去了,直到到了杨阜镇,才寻了一个客栈打算吃午饭,粗使婆子和马夫就把车牵到客栈专门放置车辆牲畜的地方,两个小丫头寻了空桌子后,就服侍着林氏和张沁儿坐下,又叫小二赶紧上茶上菜。
这家客栈在路口,专门做来往行人的生意,这会儿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店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