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唐的旗帜>第326章高兴与愤怒

“刘琦,碎叶城对手雷有新用法。”李珙笑着说了一句,随后将那份文书上的内容告诉刘琦。

“哎呀!”刘琦一听就明白过来:这不就是地雷么!随即变得十分懊悔:‘我咋就没想到这个用法呢!我若想出来,不就又能增添威望,还能成为地雷的发明人被记载在武器史上。’又叫了一声。

‘罢了罢了,我现下威望已经足够,至少作为副都护已经足够,威望再高对我也不是啥好事,我又不可能像李珙这样。

至于武器史上的名号,火药是我发明的,至少史书上会记载火药是我发明的,名字已经能挂在武器史上,倒也不需地雷发明人这个名号。’想到这些,刘琦慢慢平静下来。

“这真是一件好事!这个法子对大食军后勤的影响太大了,甚至有可能影响战争胜负!都护,一定得表彰他们才是!”平静下来的刘琦立刻注意到因为自己刚才那一嗓子使得李珙十分惊讶,赶忙又用激动的语气说出这番话弥补。

“确实是件极好的事。不过文书上没写想出这个法子的人的姓名,只能先夸赞,待收复碎叶城后再奖赏。”李珙果然被打消疑心,笑着说道。

“都护,因碎叶城之事,我对在南岸丘陵对付大食兵又有了新想法。都护,可否允许属下使用手雷?”刘琦想了想又道。

“这,只批给你十个手雷。”李珙顿了一下说道。

“都护,仅仅十个手雷,也太少了。”

“手雷制造不易,你自己也知晓,还是尽量少用些,为将来与大食军大规模交战多积攒几个。”李珙道。制造手雷中最麻烦的步骤是铁片的打制。为尽量增加铁片飞出距离以增大杀伤,铁片必须极薄,一般的铁匠打不出来,必须手艺精湛的工匠不可,这就极大限制了手雷的产量。

听到李珙的话,刘琦心里浮现出告诉李珙研究火炮与火枪的想法,但又压下去。火枪最初射程还不如弓箭,在短时间内不会对战力有多少提升;

火炮倒是影响较大,可制造火炮会消耗大量的铜或铁,因为他没有制造火炮的经验头一次未必能造好,没准二三年后才能研制成功。而据他估计与大食国的交战二三年间就会结束,现在开始研究也没甚用处。‘等到战后再与李珙说吧。’刘琦想着。

“你在想甚?”李珙见刘琦沉默的时间略长了点儿,不由得问道。

“都护,属下正在想埋入地里的手雷。这东西埋入地里后因坑洞限制,差不多只能伤到一人,可对现在的手雷进行改装,更适用于在土里爆炸。

若改装,名字最好也变一变。既然不是用手扔出去,就给这武器改名叫做地雷吧。”刘琦脸色不变,说道。

“地雷?好名字!”李珙赞道:“就叫地雷。我立刻写信给碎叶城改名。”

李珙说干就干,坐下写起来,写完后又交给侍卫,去找碎叶城来的人。幸好碎叶城来人刚刚拿走一百个手雷,还没离开军营,侍卫追过去将信件交给他们。

说过此事,李珙又对刘琦提起葛逻禄之事。刘琦对李珙的决定毫无异议。在他看来,即使不计较过去的事,这时大唐安西给葛逻禄钱粮,葛逻禄人也应当像雇佣兵似的拿钱办事,不能推诿。

二人说一会儿话,已经到了申时初。因下午不需派兵,李珙也十分悠闲,想着在军营中巡视一番。当然,他若去巡视刘琦不能跟着,只能继续在帐篷中憋着。

刘琦当然不愿,于是撺掇李珙去河南岸的军营巡视。他的理由冠冕唐皇:“都护,从明日起在南岸丘陵进行的举动由你亲自指挥,你岂能不坐镇南岸军营?既然要去南岸军营坐镇,不如今日就过去,顺便巡视一番。”

刘琦说这番话虽有私心——名义上是李珙指挥实则是他指挥,他就可以装扮成某个人物跟去南岸就不必憋在帐篷里——但话也很有道理,李珙点头答应,吩咐侍卫进来服侍他换衣服,又命人拿来一身侍卫外衣,让刘琦装扮成某个不起眼的侍卫随他去南岸。

二人都穿戴完毕,刘琦也重新在脸上抹了些东西变得


状态提示:第326章高兴与愤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