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抗日之白眼狼>第一百八十二章 战争机器
向最终主宰欧洲的目标进军。这是个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几乎难以肩负的重任。

施里芬计划是前参谋长施里芬对法国与俄罗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产生的一个大胆构想: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行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罗斯。施里芬判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对德国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拥有毛奇时代主持修建,德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军事集结并打败法国。这就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本战略思想,以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时间差”。

施里芬出任德军参谋总长的第一年,便提出了一份“备忘录”,被称为第一号备忘录。到1905年12月,施里芬完成了最后一份备忘录,并于1906年亲手交给了继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里芬计划”终于成形。“施里芬计划”的主要目标自然是法国,其基本内容是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其中,西线部队79个师,东线部队则仅有10个师,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68个师,左翼部队11个师一部分配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仅仅135英里,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其余则部署在长达240公里的的法德边境线上。西线中的右翼,是德国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灵魂。按照“施里芬计划”,一旦战争打响,右翼部队主力自动员下达后第十二天前打开列日通道,第十九日拿下布鲁塞尔,第二十二日进入法国,第三十一日达到提翁维尔---圣康坦一线,第三十九日攻克巴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由于判断俄**事力量的充分动员需要6到8周,因此,施利芬计划中要求德国在这一时间内彻底击败法国。(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二章 战争机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