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抢救大明朝>第55章清军算计调兵遣将

卢象升接到圣旨后的第三天,北京城内又送来兵部的紧急文书,京师上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全指着宣大镇兵马前来救命。百度搜索,更多好看免费。

北京城外茫茫雪地上烽火连连,逃难的百姓只来得及背上一个包袱,沿官道蹒跚向南。

天寒地冻,饥寒交迫,身体稍弱的百姓几天后便支持不住倒在路边。

清军分兵两路,一部由睿亲王多尔衮统领,一部由豫亲王多铎统领,他们攻入长城后不急着往大明腹地进军,而是沿着北京城郊烧杀抢掠,囤积物资。

相比于征伐蒙古的清苦,和南侵宣大镇的艰辛,杀入京畿的俘获要丰厚的多。

天气忽晴忽阴,白日积雪融化让道路化成泥泞,夜晚又冻的结实。

清军骑兵沿着汉人逃难的行踪前行,一路上纵横驰骋,没有大明军队前来御敌。

入明后第十天,两部清军在通州会师,抢掠了维持大军两个月的军粮,多尔衮和多铎心情不错,在大帐中温了一壶小酒浅酌,以示庆祝。

这种天气对汉人来说有些无法忍受,但对生活在辽东地区的女真人来说,其实算不得什么。

在大明京畿,多尔衮的消息很灵通,早在几年前,他就在宣大、蓟辽和京畿埋下无数条暗线。

在宣大的眼线因为八大商号被打击暂时收敛了,但蓟辽和京畿仍然畅通无阻,否则清军怎能入关如此顺利。

“大明朝廷调集宣大总督卢象升前来勤王,近年来卢象升屡屡坏我大清好事,该到回报他的时候了!”多尔衮小酌一口,脸上露出一种仿佛已报复成功的快意。百度搜索,更多好看免费。

“宣大镇那些兵马守城或可一战,要说在这冰雪之地野战,岂是我大清勇士的敌手!”多铎举杯应和。

两部清军合兵后,多铎是副帅,大军行动要听多尔衮的安排。

清军这次攻入大明,缴获了足够的军粮,多尔衮的信心很足:“明军没有野战之力,卢象升不过是第二个袁崇焕而已!”多尔衮冷笑道:“且看你十四哥如何让卢象升疲于奔命!”

十二月八日,赵信在大同城内的广隆升商号查看账本,蓦然间有亲兵来报,说大同总兵虎大威召见。

赵信披上裘衣,带着十几个亲兵顶着寒风来到总兵府,半个时辰不到,赵信脚步匆匆离开总兵府,并连夜出城,踏着厚雪奔向镇川堡驻地。

赵信敏锐察觉到这事非同小可,卢象升可能面临重大危机,清军入境,京畿一路平原,无险可守,正适合骑兵奔袭,以宣大一镇之力恐怕无法御敌。

到底是让皇太极抓住破绽了,这一出手,就把宣大镇逼迫到被动应敌的局面。

赵信一行人马不停蹄,于次日午后到达镇川堡,顾不得歇息,赵信立刻召集得胜营众将士。

除了王震、张猛、陈靖、徐广四个嫡系部将外,新近加入的秦林,以及因功提拔的胡觉各带本部骑兵汇集到镇川堡前,共六千骑兵。

“带上属下吧!”秦逝从堡内走出来。

“这是打仗,你去干什么?”赵信笑问道。

“属下会骑马,不会拖累大军,战场有时候并不仅仅是正面的厮杀。”秦逝也感觉到此次出征与往次不同,坚决随军出战。

“好吧!”赵信犹豫片刻,点头应允,朝堂上有战和之争,有个熟悉官场的幕僚在身边商议不是坏事。

赵信带着得胜营连夜赶往宣府,这时候的宣大官道上到处都是兵马,卢象升限定了每镇兵马到达宣府的时间,军中将领都知道卢象升军法无情,为了不耽误军情,多半需要连夜赶路。

十二月十日晚,赵信带着得胜营赶到阳和卫外,督抚营连夜安排驻地,卢象升紧急召见赵信。

再次见到卢象升,赵信感觉有些揪心,因为卢象升两眼布满血丝,一定是度过了几个无眠的夜晚。

卢象升没空和赵信寒暄,立马下令道:“赵参将,清虏大军在通州盘踞,去向不定,宣大镇的兵马还在汇集中,唯有得胜营骑兵最为机动,你先带他们出宣府驻扎,等候本官的命令行


状态提示:第55章清军算计调兵遣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