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楚史乱国志>第二百八十一章 漫谈百家,儒法之怨

“百家?”

蔡琰秀眉微蹙,低声重复了一遍项明的问题,然后道:

“大汉以儒治国,百家皆经罢黜,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夫君也不是当初那个初入大汉的少年将军,也在朝堂上有过一番经历,此时又何出此言?”

并非蔡琰隐瞒不说,而是百家之事算得上是大汉的一个禁忌话题,无论是何传承,都要先戴上儒家的帽子,否则便是谋反。

但他们从未消失,昔年陈胜吴广起义背后就有着农家的影子,而张角的黄巾之乱,也有一股势力在隐隐支持,推算起来,大概率也是农家残党。

蔡邕整合天下资料编纂史册,从这些资料中,便看到了百家残余的蠢蠢欲动,不过滋事重大,他并没有对任何人提起,只在私下里自言自语。

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蔡琰作为蔡邕独女,也能够在不经意间从蔡邕口中听到一些关于百家的暗潮,这才知晓一二。

她也是担心项明会卷进什么复辟百家之类的滔天事件之中,担心他踏上不归之途,这才隐瞒不说。

见蔡琰认真的表情,项明也不禁嘴角上扬,轻声道:

“昭姬何须隐瞒,算起来,某也是兵家之人,这些年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沙场,某总能看到一些隐藏在儒家之外的势力,因此有所疑问。”

“倘若昭姬担心某与百家扯上关系,倒也不必,某之宏志,必定需要不同的帮手,百家势力也在其中。”

“当然,只是利用,某还不傻,倘若百家未积蓄到一定的力量就一心复辟,那么等待他们的结局只有彻底消除。”

见蔡琰还有顾虑,项明伸出手轻抚她头上青丝,那双手掌似乎带有魔力,渐渐的使蔡琰冷静了下来。

“更不要说,百家潜藏了数百年,倘若还未积蓄力量便匆忙现世,岂不是百年努力付诸东流?他们,可也没有天真到这种程度。”

项明最后补充的话让蔡琰当下了心中的顾虑,沉吟片刻之后,缓缓开口道:

“妾身所知不多,不过,就在数月前,郑公曾于北海召集天下群儒,名义上是探讨孔圣经典,实则是在共商儒家未来的命运。”

“由于家父也派遣了两位师兄参加,才知道其中内情,百家势力在黄巾之后突然起复,迅速发展,虽为星点之火,却已有燎原之势。”

“郑公,莫非是北海郑康成?”

项明抚着下巴上长出的点点胡茬,兴趣盎然道。

“正是康成公,而且,除了康成公之外,听说此次集会还有孔家的支持。”

蔡琰答道。

孔圣为儒家之祖,只要朝堂还坚持一天独尊儒术,便要将孔家摆在一个极高的地位。

虽然孔家人致仕也需要经过举孝廉的途径,但孔家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世代接受天子的封赏,领顶级食邑,即便是韬光养晦,隐居不出,也可以富足一生。

单单郑玄一人,到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若是背后算上孔家,便是学术之争,背后的事件也会随之放大。

“继续说,百家究竟做出了什么举动,使得霸占朝堂三百年的儒家也讳莫如深?”

蔡琰白了项明一眼,他可以算是兵家出身,来历远至数万里外的不周之下,自然可以说出这话。

但包括她与蔡邕在内,几乎所有大汉文士都有着儒家的身份,此刻,听到项明如此不客气的言论,也不禁有些不快。

不过,她知道项明是故意取乐,也没有计较,想了想,这才道:

“妾身听闻,现如今墨家虽无钜子,却出现了一名可以服众的游侠,他整合墨家残余,在徐州已有近千人的势力,虽引起朝堂关注,但最后不知为何不了了之。”

“而传言益州牧麾下,聚集了一批法徒,肆意修订律法,令人生厌。”

蔡琰语气之中也夹杂着一丝厌恶,在以仁义为准则的儒家观念之中,法家的刻板无情是极为不合儒礼的,同时,这两家的观念也是最擅长执政的,因此,在秦及先秦之时,两家斗争尤为激烈。

其中最为著名的事件,便是焚书坑儒。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一章 漫谈百家,儒法之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