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三国之铁骑南下>第一百八十五章总结大会(二)
心,我们的手中也有十二万大军,此战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呢?

虽然我初来乍到,但我也在这几日中了解了并州的一些情况。

我认为,此战我们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一个取胜的原因:汉献帝在我们这里,我们就代表朝廷的正规军队,而袁绍私自兴兵,违背朝廷旨意,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叛军。在大义上,我们已经占据了优势;

第二个取胜的原因:袁绍表面上仁义宽容,实际上对手下之人防范甚严,任命官职任人唯亲,所重用的人要么是自己的亲信,要么是世家子弟;而主公用人却遵循唯才是举的原则,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子弟,有才能便可在主公的手中得到重用,在用人的度量上,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三个取胜的原因:袁绍爱谋划,但是却多谋而无断;而主公做事雷厉风行,只要是好的计策就马上实施。在谋划这一方面,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四个取胜的原因:袁绍过度的爱惜自己的虚名;而主公却待人以诚。在品德这一方面上,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五个取胜的原因:袁绍只懂得关心世家大族或者是身边的人;而主公的恩惠普及并州,连平民百姓都能感受的到。在仁义这一方面,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六个取胜的原因:袁绍‘耳根子软’,容易听信谗言;而主公意志坚定,不会被谗言所迷惑。在明事理这一方面,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这六个方面,在加上袁绍世家子弟的狂妄性格:拥有庞大的势力,定然会更加的目中无人。

而我们只需要谨慎的对待,必然会让袁绍后悔莫及。”

众人听完之后,瞬间觉得信心满满,斗志昂扬。

只听有人出声赞道:“这分析,鞭辟入里。主公,此战我们必胜啊。”

这是韩成和徐庶定下的‘欲扬先抑’之计。

自己假装失望,然后徐庶仿照郭嘉,说出这番‘六胜六败论’。

为啥是六胜六败论呢?因为真的想不出十个方面。

这也让韩成的心中暗自伤感:“郭嘉曾经在官渡大战之前,给曹操提出了十胜十败论。

而自己和徐庶只能研究出六个方面,看来自己和曹操还有很大的差距啊,自己还不能松懈,需要更加的努力。”

果不其然,徐庶的这一番话说出之后,极大的鼓舞了奋武军的士气。

在座的众人中,有两人等了好久,这两人正是赵孚和耿武。

韩成的一番话后,两人无法开口。

因为两人的能力有限,面对韩成的沮丧之言,实在不知该如何作答,故而只能先保持沉默。

当徐庶说完之后,这两人十分激动,立即站起身来,主动请缨道:“徐元直说的太好了,我们怕什么?袁绍不仁不义,定然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我二人可带领河内郡温县的五千人马,从南面直袭邺城。”

说实话,韩成一直对赵孚和耿武两人不是很看重。

一是因为他俩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整日只想着如何反攻冀州的袁绍,为韩馥报仇,心中装不下其他事,这样的执着的人,最容易被别人左右利用。

二是韩成在后世,不知道他俩的名字,故而从心里上认为他俩难当大任。

但他俩今日的话,让韩成眼前一亮,瞬间有种忽然打开了天窗,面前一亮的感觉。

谁说兵力少的人就一定要防守,谁说兵力少的人就不能主动进攻。

虽然自己的奋武军在数量上没有袁绍的冀州军多,但这不代表自己的奋武军不能进攻袁绍的冀州军啊,以攻为守是最好的防守策略。

韩成听完这两人的话后,沉思了片刻,说道:“不错的想法,但温县只有八千人马,还要防备河内郡的杨丑和吕布,实在是太少了,我在给你们补充五千人马,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

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你们一句:凡事多动脑子,不要一味的只顾冲杀,每一个将士的身后,都有着一个家庭。”

两人见韩成同意了,心中大喜。

语气诚恳的说道:“谢州牧大人,我们一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五章总结大会(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