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穿越1862>第一百零八章 见曾国藩【求收藏】

六月七日,北京降旨。 山东巡抚丁宝桢革职,交朝中议处;补授直隶提督刘铭传革职,并严旨申饬曾国藩、李鸿章。刘暹,战场有功,忠勇可嘉,补授山东提督。所有陷入此战的军政大员里,刘暹是唯一一个没有受处反而借机升职的人。年前,二十八岁的刘铭传被清廷“补授直隶提督”,两年多时间登上满清军队的最高军阶,成为当时淮军将领中任军职最高的人。一时间为天下传扬。现在,刘暹二十五岁,补授山东提督。三年多的时间比刘铭传是要长出一年,但刘铭传背靠有李鸿章这棵大树,刘暹却完全是草根起家。说到传奇,刘暹更盛刘铭传一筹。可以说,同治三年六月后的刘暹,在全中国才有了广泛的知名度。大多数的官员才知道,天底下还有刘暹这个人,刘暹是个能打仗的人。而且人红是非多,要是非多就要挖**背景,懂得他的来龙去脉。随着刘暹来历背景的一点点被翻开,绝大多数的北方官员才知道,这个在山东之战里异军突起的汉中总兵,原来跟太平军西征军团,跟石达开都见过真章的。刘暹的地位陡然再升高了一截。无论是陈得才等的西征军团,还是石达开,在人们心中的分量都是要超过捻军的。甚至马融和这个刘暹手下的亡魂,在湖广、安徽、两江的知名度都胜过张宗禹。人家英王重将,太平军真正名将的名头不是白瞎的。七八两个月里,刘暹停兵考城。一方面自然是休整军队,招募青壮充军。另一方面是负责开封、归德一带的安全,同时堵住黄河故道口,和黄河水道。捻军在河南、湖北纵横驰骋,就是闹得再凶再过分,也不管刘暹的事儿了。那是化身疯狗的刘铭传的事了。曾国藩被北京申饬之后,针对捻军的围剿提出了河防战略。即是: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他经杨州、清江浦抵徐州。一路调兵布防堵围,沿途又张榜招员。将金陵制造局上迁海虹口,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及购自美国人的铁厂合并,再加容闳购回的百多部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接着在核定长江水师永远章程及营制营规。整体布局就是缩小捻军的活动范围,将之限制在汉江以北,黄河以南,安徽、山东以西,这大半个河南之地。不过马队追踪实在是困难。僧格林沁部尽丧后,北京已经很难再拿出一支精锐的骑兵队伍了。曾国藩随即进驻陈州周家口,以钦差大臣的重权身份,督师剿捻。被撤了官但依旧统领手下三十营淮军的刘铭传,就成了曾国藩手下的一张王牌。发疯一样不停地追击捻军。但是捻军有马队在手,以骑抑制淮军步队,自己步军先行,马队随后跟上,刘铭传苦追三个月也没能立下大功劳。八月,捻军大队南下湖北,败南阳总兵宋庆。曾国藩趁机在周家口西至漯河建立起了一条“沙河百里防线”,企图借此天堑困捻军豫南。刘暹也接到了两个多月来的第一道指令,从考城南下,抵到陈州。曾国藩一张口,刘暹怎敢不从。九月初五,一万多大军连着超过五千人的长夫,近两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就从考城南下了。隆隆的马蹄声震测着刘暹的耳朵。两千多人马的队伍啊,已经改成骑兵营的刘暹军马队,实力远超此刻的刘铭传军马队。一千匹寻常马匹和五百匹三盟、黑龙江健马,配着原先的八百骑,刘暹军的骑兵营已经有了五个骑兵大队。也幸亏考城处在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北地会骑马的百姓甚多,捻子的根基力量就是在安徽、豫东发展起的,刘暹驻军考城两三个月里顺利补全了全部的骑兵空额。陈天柱的镇标三营恢复到了两千军,刘暹麾下各部的空额也全部招够,多出的人还给他再编练了一支两三千人的新兵营。十年前的黄河改道,给河南、山东、皖北、苏北带来太大的损害。更要紧的是,陷身战乱的满清王朝根本无力巩固河道和收拢灾民,新改道的黄河年年泛滥,区别仅在于规模的大小,受难百姓的多寡。刘暹在考城两三个月里要招募几千青壮,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兵马抵到陈州府城淮宁,刘暹稍作安顿,即带着上百亲卫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八章 见曾国藩【求收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