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朝小相公>第68章 学而时习之
办法寻一条出路,而摆在自己面前最好的选择,只有科举。

现在写话本有曾鹤龄代笔,自己完全可以空出时间来研读,再加上有个不知道什么目的的杨诗音上赶着跑来给自己当老师,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

既然如此,那就……试试?

林墨静下心来开始琢磨,想要参加科举,就要学八股文,作为现代人,一直将八股文看作是糟粕,其实,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角度去看,八股文只是一种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在某一段时间是先进、积极的,只是到了后来,不再适应新的历史背景,这才慢慢变成糟粕。

八股文起源于明初,当时明朝刚刚建立,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以后,任然采用的是元朝旧有的科举制度和出题方式,就连评审文章好坏的标准都是元朝的。这样选出来的人才非常不和朱元璋的心意,于是朱元璋决定重改科举制度和规范。

洪武六年,朱元璋下令暂停科举,并亲自和刘伯温商议新的科举,经过九年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八股文横空出世,从此奠定了明清时期科举的新方向。

新的科举规定了必须采用八股文,就严重束缚了考生们的思想和发挥,由于朱元璋规定,科举所处的考题必须出自四书五经,所以学子们都仔细研究四书五经,对于其他的学问就一概不理了。

八股文另一个特点就是主观性太强,因为题目是考官出的,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有考官说的算,考生的理解和考官不一样的话,就等于怎么写都不对,所以说,不但要熟读四书五经,程朱理学,还要琢磨考官的喜好,这就给考生增加了难度。

林墨想起杨诗音临走时出的提——学而。

出自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题目是八股初学者必练的题目之一,就跟小学生作文“难忘一件事”一样,所有的读书人都要从这个题目开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怎么破题?


状态提示:第68章 学而时习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