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美女赢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录音
咖啡,五点陶萌就要回家。

晚上杨景行还是一个人吃饭,七点多再吃喻昕婷送来的苹果,两人聊上一会。十点杨景行再给陶萌打电话,然后再短信来短信去一会。

星期六上午九点,杨景行和陶萌赶到宏星公司,常一鸣和他的徒弟等着的。常一鸣的徒弟是刚从平京电影学院录音专业毕业的,不过学校里教的电影录音和音乐棚录音很不一样,何况这里的器材都很高档,他还要慢慢学习。

陶萌很礼貌的感谢常一鸣,帮杨景行邀请他们一起吃午饭。常一鸣抓紧时间先看看两首曲子的谱子,然后再问问杨景行对乐曲的表现要求,然后就开始了。《灌篮高手》和《爱情故事》都被陶萌淘汰了,感觉专门跑来录这个似乎对不起四零二的名头。

陶萌先来,弹《绽放》。器乐毕竟比声乐把握而且稳定得多,陶萌只弹了三遍,杨景行和常一鸣就都表示就过关了。听了一遍自己的演奏后,陶萌就更积极的准备《风雨同路》。

常一鸣也听出来陶萌的钢琴水平一般,就建议:“这首复杂一点,杨景行先录,你再跟着小号走,简单一点。”

陶萌摇头:“不行,我不能一个人弹。”

常一鸣笑:“那好,就同步录吧。”

第一遍演奏下来后,陶萌带上录音室里的耳机听效果,才发现自己在这首曲子的表现上比《绽放》还差得远,不过杨景行说好。

再来一遍,发现还是没进步。《风雨同路》毕竟在乐曲结构和感情上都比《绽放》的要求高了不少。陶萌虽然弹得不怎么样,耳朵还是有水准的。

第三遍录好后,陶萌只听了一半放下耳机小声对杨景行郁闷:“你来弹,分开录。”

杨景行说:“我喜欢你弹的。”

陶萌决定:“那就一样一个。”

于是杨景行身兼两职,先录了钢琴音轨,而后再带上耳机吹小号。吹完后,常一鸣在外面打了个ok的手势。

杨景行和陶萌出去,看常一鸣的徒弟并轨,做一下混响,很快完成了。再听一遍成品,感觉就很不一样了。

看时间还早,常一鸣建议杨景行:“再录两首,老干妈说你是大师级的。”

杨景行笑:“我不拆穿他。”

陶萌倒是有兴趣:“弹肖邦和李斯特。”

常一鸣的徒弟插话:“下面文案也说四零二老师是钢琴天才。”

杨景行问:“什么文案?”

常一鸣解释:“主打《豆蔻》嘛,想拿你宣传,老总没通过的。”

杨景行松口气:“幸好,不然没人听了。”

陶萌扯扯杨景行的衣袖:“快点,你去弹!”

杨景行说:“那再耽误你们半个小时,我录一段送给我老师。”

常一鸣反而比较重视这个,叫徒弟让开,他来掌舵。

杨景行外行:“这个不间断能录多久?”

常一鸣笑:“多久都没问题。”

于是杨景行再进棚,陶萌留在了外面。杨景行在钢琴前坐下后和陶萌对个眼神,然后说话:“谢谢我的老师李迎珍教授对我的教导……”

常一鸣连忙推调音台,可杨景行已经说完了,开始弹了。常一鸣的徒弟很快听了出来:“肖邦的三度练习曲!”

杨景行先弹了一遍著名的肖邦三度练习曲,然后几乎没做停顿,马上过度到李斯特改编的帕格尼尼的《钟》,《钟》完了之后再是李斯特本人的《马捷帕》。别说常一鸣师徒俩,陶萌都听傻了看愣了。

《马捷帕》完了后,紧接着的是《鬼火》。常一鸣的徒弟可能有了解,在监听室里感叹:“太强了,神啊!”

可是鬼火完了后,杨景行又弹起了肖邦的夜曲,作品九第二号。最后才是贝多芬的《悲怆》第三乐章。

六段曲子,时间半个小时多一点。杨景行出来,陶萌递上早准备好的纸巾:“擦擦汗……你可以休息一会再弹。”

杨景行边擦汗边问:“能不能分两张cd,这一张给老师。”

陶萌有意见:“不行,我也要。”

常一鸣看着杨景行,笑一下:“老干妈说我还不信。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六章 录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