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娱乐大丈夫>第二百七十一章 投桃报李

一直以来,国内的几大奖项对待姜成都是十分的“酷”,无论是最高的华表奖,还是金鸡百花,亦或是大学生电影节,基本上就没他的事。从最初的《长生不老》到去年的《重返18岁》,一共三部电影,却连一个提名都没有!

这在国内是很罕见的,因为姜成的电影不是不优秀。事实证明,他的电影可是有口皆碑,票房纪录连创新高,乃是十足的好电影,没理由什么奖都得不到。

当然,这么说可能有点矫情。毕竟得不得奖、有没有提名不是你一个电影制作人说了算的,是要看那些奖项幕后评委们的意思。国家一年上映那么多的电影,有好的有坏的,电影票房高不见得就是好电影,能拿奖;电影票房差的也不见得就是烂电影,得不到奖。

可要知道的是,姜成的那几部电影,票房可不是一般的高,最低的也是chù_nǚ作的《长生不老》,那也有内地9200万人民币,全球25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按照惯例的,能取得这样惊艳成绩的电影,就算拍得再烂,也要许给其几个奖项以示鼓励。

更不要说,姜成的电影本身质量过硬。《长生不老》是一部披着“科幻片”外衣的皮的文艺片,《歌舞青春》和《重返18岁》虽然都是商业片,但也都蕴含一定的文艺性。特别是《重返18岁》,接着轻喜剧的外衣,里面隐晦的凸显了一些社会现实问题,文艺性十足,自然有足够的资格取得各种奖项。

但事实的结果却是——依旧是一个奖项也没有。

这就很不正常了。

此前,就算是李桉的那部在国外风光无限,回国却灰头土脸的《卧虎藏龙》,那也是得了几个安慰奖的。可到姜成这里,就啥也没有了,还有理吗?

可能有人会说,人李桉是名满世界的大导演,你姜成是吗?

事实的确如此,论名气、地位,姜成比李桉还差得远,这待遇自然不可能一样。可还有一件事要摆明了的,那就是李桉是台湾人,虽然一个中国叫了许久,但两岸问题拿到世界上都是一笔糊涂账。李桉在国外参加那些电影节评奖时,国籍一般也标明是“中国台湾”,而不是“中国”。所以他的成绩国人与有荣焉,但要说以他为豪,那就没几个人了。

可姜成不一样,虽然他是在台湾生人的,但国籍却是明确的“中国”,他的成绩,国人应该是引以为荣、为傲才对。但现在的结果却恰恰相反,这里面就很有问题了。

对于此,姜成自然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无非就是两个原因罢了。

第一,就是资历问题,他的年纪过轻,实在不能服众。可能这个问题在全世界哪个国家都有,但在中国尤为严重。只因我国的历史实在太过悠久,传承下来的那套东西也是精华糟粕都有。这些年虽然总说批判式的传承发扬,但是好的没继承多少,破烂的却基本都学下来了。

从古自今,无论什么场合都是论资排辈现象严重,有好事一般都是“立长”,而非“立贤”。这就导致年老没能力的赖在上面不走,年轻的有能力的想上去却又没位置上去。每次看国内的那些颁奖大会都很没意思,基本都是之前内定好了的,没什么惊喜的“派发”,得奖人也都是那些“老资格”。年轻人?再等两年吧!

第二,无非就是利益纠纷了。此前已经说过,国内的娱乐市场都是类似“股份制”的利益分配,一部影视作品一般会有好几家投资商,还会找很多赞助商,盈亏都由一伙人一起承担。分薄了利益,却也平摊了风险。“有钱大家赚,有难一起当,吃独食是要不得的”,亦是我国流传下来的“传统”。所以一直以来,虽然这件事没有成为明文规定,却也是圈里众所周知的“常识”,一种隐性的规定。

可啥规定到姜成这儿都不好使了,基本顶峰创业至今,所制作的影视作品大部分都是自己全额投资,此后自然也是盈亏自理。承担所有的风险,也拿走所有的钱。

一开始也没人在乎他,都以为他不过小打小闹。只是令人惊讶的是,姜成他第一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一章 投桃报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