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滇缅行纪>第三六一章 鞑靼海峡(二)

北海第4舰队和特遣潜艇大队决定在小山港暂时休整。舰队轮流派出3艘驱逐舰和3艘潜艇前出60海里海域巡弋,其余各舰和潜艇都泊在了港内。同时,罗刚和马受全也打算与岛上的先遣军司令吕正超中将衔接商议下一步向南进攻的事宜。

新任小山港基长徐良炎忙完了一头船舶修造厂开工的事务后,又赶紧将港口码头边上的几幢木头搭建的宽敞大库房腾了出来,在各舰的后勤服务人员中抽调出了1人,又将舰队运输舰上的百货日用品、食品和缴获的罗刹军物品搬了不少上岸,开办了一个“小山港海军基地军人服务社”。服务社24小时营业,推出了为战士们免费理发、洗浴、棋牌娱乐和看电影,半价餐饮、半价购物等服务项目,很受轮休上岸“沾地气”溜?的水兵们欢迎,一时间门庭若市。

徐良炎应先遣军1团卫生院的随队医务所魏所长之约,去到了小镇旁一个清幽的所在,林木掩映着大大小小一幢幢俄式砖木结构的小楼,由刘胜派的一个排临时看守着。他着进去一看,原来是一座医院,里面很是奇特:有当地住院治疗的病人,还有敌我双方的伤病员和医生。魏所长介绍道:“这是一座罗刹军建立的港口医院,部队攻下港口后,占领了这座医院,我们医务所昨日傍晚才接管。对于已经住在医院里的罗刹军伤病员,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不好赶走他们,只好暂时混在一起治疗。可是我们团不久就要南下,我正在请示上级,尽快将医院移交给你们小山基地管理。”

罗刚接到徐良炎的报告后,非常高兴,带着莫小妹从舰上赶到了医院里。莫小妹在医院认真考察了一遍后汇报道:“这是一座中小型的综合医院,兼具疗养性质;门诊、病房和医疗设备都还不错,有150张病床,可是现在都住满了敌我双方的伤病员,有的还住在木地板上。”她建议道:“医院里的双方重伤伤病员都应立即送往后方医院,毕竟这所医院目前的治疗条件有限,又处于前线作战的非常时期。这座医院很宽敞,修建得像座公园,可以划出医院四分之一的区域,成立一个镇医院,解决当地1万余居民的看病问题,同时也把罗刹伤兵转移过去。部队医院要独立成院,只针对部队指战员的治疗和疗养,这样便于管理。医院要加强安全保卫,医生要尽快换上我们的人。舰船上的伤病员要立即转移到基地医院治疗,这样,舰上的船医压力就小多了,伤病员的治疗和康复也能得到保证。”

莫小妹是医学院毕业的专业人士,一说出来就是一套一套的。徐良炎喜道:“莫中校不愧是科班出身,这不就是一套很好的解决方案么!我建议莫中校就来当这个港口医院的院长。”莫小妹却在踌躇着。罗刚想了想,道:“我同意!”他拉了莫小妹到一旁,道:“这座港口已经改名为了小山港,就是为了纪念小山弟弟的。小妹呀,看来你和这里有缘分。为了舰队和基地几千人的健康和伤病员的及时治疗,你就把这副担子担起来吧。同时,你不是好久没有来身子吗,我想你可能是怀上了。在舰上成天颠颠簸簸的,不利于肚子里的娃娃,你上了岸,我也就放心了。再说,这是咱舰队的基地医院,我会常来看你的。”莫小妹想想也是,就答应了。

徐良炎道:“舰队有一名俄语翻译,我带他抓紧去对罗刹医生和护士进行审查。愿意留下来的,除医院留下一小部分外,其余的就安排去镇医院工作;不愿意干的,刚好基地要成立一个战俘收容所,先遣军有500多名战俘要移交过来,他们就去所里干活儿去。港口医院目前有先遣军1团的医务所的医生护士顶着,问题不大。建议陈副总司令马上安排医生护士和药品过来。”罗刚同意了。徐良炎和莫小妹就马上安排去了。

通讯员向罗刚来报:“吕司令有请。”罗刚赶紧去了先遣军前线临时指挥部。这会儿白天罗刚才看全部清了:指挥部没有占用民房,而是在镇后的一片台地上搭建了十余座塑钢活动板房。在指挥部里,吕正超对罗刚道:“罗司令


状态提示:第三六一章 鞑靼海峡(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