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满级考古大师>一百二十五章 芈加夫人

失蜡铸造法,或称失蜡浇铸法,是古代华夏的一种生产工艺。

简单的说,就是先用蜡制成铸模,外敷塑型材料(陶土之类),成为整体铸型。

然后再加热铸模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

最后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成型铸件。

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

之前在学术界内,广泛认为,西周时期精美的青铜器,特别是那些带有镂空工艺的青铜器。

比如曾侯乙墓尊盘。

曾侯乙墓尊盘底座为多条相互缠绕的龙,它们首尾相连,上下交错,形成中间镂空的多层云纹状图案。

这些图案用普通精密铸造工艺很难制造出来。

而用失蜡法精密铸造工艺,可以利用石蜡没有强度、易于雕刻的特点,用普通工具就可以雕刻出与所要得到的曾侯乙墓尊盘一样的石蜡材质的工艺品。

然后再附加浇注,涂料、脱蜡、浇注,就可以得到精美的曾侯乙墓尊盘。

而且利用失蜡浇铸法制作出来的器物,器身上复杂的花纹,镂空的动物模型,全都是浑然天成的一样。

没有任何凿、刻的痕迹,堪称完美!

这种工艺,曾经纪录在了史书上,历朝历代也都有使用过。

只是,到底这种工艺是什么时候诞生于华夏的,最早在什么年代出现的?

没人知道。

甚至就连专家们利用失蜡浇铸法,将曾侯乙尊盘复刻出来后,也不敢打包票的说,这个器物就一定是用这种方法铸造出来的。

因为没人确定春秋战国时期,是否还有另一种可以制造出如此精美铜器的工艺。

只是随着秦末乱世后,就失传了。

这可不是随便猜的说法,而是华夏历史上失传的工艺真的太多太多了,数不胜数。

有些曾经有记载,有些连记载都没有,是根据出土物大致还原出来的。

有些工艺甚至连还原都还原不出来了。

关于失蜡浇铸法最早诞生的时间,学术界有非常多争论。

有人认为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有人认为实际上是战国时期才有的。

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那个时候已经有这种铸造工艺了。

哪怕,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中期云纹铜禁,几乎已经被认定是失蜡法铸就。

但是一直缺乏更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春秋时期失蜡法已经存在!

直到,陈翰在m33号墓的青铜盘上,发现了众多清楚的蜡流痕迹。

这一不可颠覆的新发现,使得迄今纷争不已的失蜡法铸造法有了一个定说。

“有了这个铜盘,足以证明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失蜡法了!”

得知消息,喜悦的跑来查看的孔建文,捧着这个精美程度其实挺一般的铜盘,脸上笑容灿烂。

“看来,失蜡浇铸法很有可能是源于楚国的一种工艺。”

“是楚国的青铜铸造师研究出来的。”

现存最早的,大致可以确定是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是春秋中期的云纹铜禁,来自楚国。

这个带有失蜡法铸造痕迹的铜盘,来自曾国。

而曾又和楚在春秋中期之后一直处于哥俩好的状态。

很显然,这铜盘肯定是出自楚国工匠之手。

或者说,是曾国派工匠去楚国学来的。

所以后来的曾侯乙墓里,也有不少使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

“这也算是解决了一个在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难以勘定的学术问题吧!”孔建文欣慰的说道。

陈翰点点头,刚想附和两句呢,口袋里的手机却叮咚叮咚的响了起来。

随手掏出手机一看。

正是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读博的学姐,发来的消息。

“陈学弟,我们这有大发现,速来!”

看到这条信息,陈翰眼神立马一变。

“老师!枣树林墓地那边有大发现!”

“我现在就去看看啥情况!”

撂下这两句话,陈翰就迅速飞奔而出,直冲隔壁枣树林墓地而去。

......

与此同时,就在距离文峰塔墓地直线


状态提示:一百二十五章 芈加夫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