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满级考古大师>二百一十二章 古象雄国与吐蕃

“将这件木牍送。”

孔建文揉了揉眉心,将手上那块已经发黑的木牍,递给了柯教授。

金文、篆文、隶书等等中原古文字,孔建文都敢说一声略懂略懂,李教授更是可以算的上是精通。

而且现在社科院考古所还有陈翰这个新鲜血液加入。

陈翰的金文(钟鼎文)和篆文研究也很深入。

只是,对于藏文,社科院考古所是真的束手无策。

虽然,古藏文和现代藏文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区别难度也就和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区别差不多。

但是,现代藏文他们也不懂啊!

藏文,相传是吐蕃时期,松赞干布命令吞弥桑布扎前往印度学习,并回来创造的。

据几部重要藏文史籍记载:藏族原无文字,松赞干布派遣屯米桑布扎赴天竺学习梵文和佛法。

他学成之后返回吐蕃,遵照法王旨意,据梵文创立了藏文。

屯米桑布扎从梵文的34个辅音字母中,剔除藏语语音中没有的11个,又据藏语语音发音的实际情况增补了7个,制定了30个辅音字母。

又从梵文的16个元音字母中,挑出4个与藏语相符的,制定了4个元音符号。

他根据梵文兰查字母创制了藏文正楷,又根据乌尔都字母创制了草书。

并用藏文写下了8种文法书,翻译了《宝云经》等20余部梵文佛教经典。

这便是藏文的诞生。

只是,根据现代的考古证据来看,藏文似乎并非是这样诞生的。

在吐蕃国之前,青藏高原还曾经存在一个古国,叫做象雄王国,是在xz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国家。

在华夏历史中,这个国家被称为羌同、羊同,在敦煌藏文文献中记载,这个国家是在松赞干布的领导下,被吐蕃征服了,并且在当地设立象雄。

其地址,差不多就是现代的ald区。

别看现代ald区是一片人烟罕见,生活相当困难的贫困地。

但是在公元六七世纪的时候,ald区气候宜人,十分适合住人,是整个青藏高原最繁华的地区。

这里至少在4000年前就形成了部落形式的文化,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

当时占据此地的象雄王国,人口应该不低于1000万人!

早期学界根据敦煌藏文文献认为灭亡于644年,也就是被松赞干布征服。

不过近来随着《琼王宇赤传承史绿松石》《扎琼嘎尔波世系史格言宝串》《太阳氏王统纪》等文献面世,学界发现象雄最终灭亡于955年吐蕃王子吉德尼玛衮手中。

也就是说,当年松赞干布所谓的“一统藏地”,实际上并不是事实。

松赞干布只是威服了象雄,名义上征服了ald区,实际上这里还是高度自治,或者说是类似纳贡体系的臣服吐蕃。

而象雄王国使用的象雄文,和现在藏文很相似,但是和现代藏文又有不同,并且诞生时间比吐蕃藏文更早。

这些考古文献的出土,几乎可以确定,松赞干布创造藏文之前,藏地没有文字的说法也是扯澹的。

藏地的文字,应该是经过了象雄文-吐蕃藏文-现代藏文的发展。

而象雄文,才是真正那个借用了梵文字母,根据藏人的语言,创造出来的文字。

比起青藏高原北边,更靠近青海和西域地区的吐蕃人。

在青藏高原南边,在和天竺接壤的ald区生活的象雄王国,似乎也更容易接触到梵文。

要知道,吐蕃人是在松赞干布之后,才迁都到ls的。

而ald区的象雄王国,从四千年前就在ald区发展生活了。

而象雄文和吐蕃藏文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汉字与西夏文之间的关系,也像日文中的汉字和华夏汉字的关系。

两者看起来非常的像,但是字义啥的根本完全不一样。

也就是说,吐蕃藏文,实际上是在字形上抄袭了象雄文,在象雄文的基础上完善修改得出的文字。

估计是松赞干布“光辉形象”以及对吐蕃的壮大产生的重要影响,所以后世人就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全推到了松赞干布身上。

原本从象雄文身上


状态提示:二百一十二章 古象雄国与吐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