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满级考古大师>三百三十一章 堆积层难分辨

月亮湾,是三星堆遗址最初的发现地,1929年,农民燕道诚在此处首次意外发现了三星堆文物。

一锄头下去,就开启了长达一百年之久的三星堆大发掘时代。

昔人已去,故土犹存。

近一百年的时光过去了,月亮湾还是那个月亮湾。

每年发掘季的时候,依旧会有成片的农田,被征做考古发掘现场,进行田野考古。

当谢达飞带着陈翰来到「考古重地,闲人免进」的月亮湾工地时,看到的就是一片大爷大妈忙碌的景象。

说是工地。

实际上就是在一片一望无际的农田上,用铁丝隔离出来的一片区域。

和外面农田郁郁葱葱的样子不同。

被铁丝包围着的这片考古工地上,地面上一点绿色都不见,只有土黄色的泥土,以及一个个四四方方的探方。

这些探方,都是今年发掘季新开的探方,等到冬天之前,不管挖掘的怎么样,都要重新回填回去。

这些被编好号的十多个探方里,一共只有一位负责人,是考古专业出身的。

其他都是当地招募的大爷大妈,帮忙进行探方的发掘工作。

甚至其中不少大爷大妈,年轻的时候都是参加过1986年的三星堆大发掘工作呢,「资历」比这位二十多岁的工地负责人都还高。

这位负责人,是只负责专业的内容,比如划线啊、绘图啊、测方啊,刮面啊之类的事情。

真动手挖土方,还是需要这些工人的帮忙。

没办法,现在华夏的考古力量真的不够用。

不是人才培养的不足,而是华夏需要考古人的地方太多了。

上下五千年文明不是开玩笑的。

每年全国各地同期都有数千考古工作人员在到处挖土呢!

负责月亮湾这块工地的邓芯,今年就才26岁,是第一次做发掘现场的负责人。

「来来来,先把这些陶片都清理出来!」

一进工地,陈翰就听到了一个稍微有些粗的女声,在嘹亮的招呼着工人们对一个探方内发现的散落陶片进行提取工作。

站在陈翰旁边的谢达飞,笑着说道:「这个工地的负责人是邓芯,今年刚从四川大学植物考古系毕业。」

「是个女博士。」

「这是她第一次做发掘负责人,虽然只是负责一块田野考古的工地,不过对她来说任务已经很重了。」

「而且她是学植物考古的,所以对田野考古方面的工作,有些不那么擅长。」

「这不,探方的文化层,她就有些分辨不清楚,所以才请我来帮帮忙。」

谢达飞对三星堆田野考古方面,就相当于是定海神针。

属于是哪里有问题,他就赶到哪里解决问题。

今天就是来帮忙解决问题的。

谢达飞带着陈翰,就来到了一个编号4481的探方旁边。

那位女博士邓芯,就在探方里,正拿着个手铲,和一块好像石器一样的东西「搏斗」。

陈翰认真打量了一番。

这块石器,明显是被人工打磨处理过的,虽然处理的有些粗糙,但是显然不是天然石头可以形成的形状。

看起来有点像比较原始的石斧,用来凿开东西的。

「小邓,怎么个情况啊?」谢达飞背手出声问道。

低着头的邓芯连忙抬起头,看到谢达飞后,面带喜色的说道:「达飞哥,今天收获不错!」

「在隔壁坑发现了一些陶器残片,其中有一块很明显是陶盉的一足!」

陶盉是三星堆遗址出土数量较多的一种陶器。

器顶有一半圆形口,一侧有一管状短流。

器身微束,一侧有一宽鋬。

有三个中空的袋状足与器身相通,这既可以增加容量,又方便生火加温。

陶盉是一种温酒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酒器,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相当繁荣,已有大量的剩余粮食用于酿酒。

陶盉的三个足,看起来有点像三条「萝卜」,和电影《捉妖记》里的胡巴四肢很像。

听说这部电影的「胡巴」在设计的时候,就有参考三星堆的陶盉。

状态提示:三百三十一章 堆积层难分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