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郑。

“秦国人的想法很好,我觉得,可以这样做,齐国的发展还有很大的问题,他们发展落后,我们可以在那里投资建设工厂,比如,造船厂,他们有很广阔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都是很好的造船厂。我们可以提供这样充足的工作岗位给他们,但他们必须给予我们一定的税收优惠,这件事情,或许可以很好的解决。”韩淑想了想说到。

“嗯。当前造船厂还在极力的扩张当中,造船的技术门槛也越来越简单,我们韩国能够维持的造船技术,恐怕还不足以让我们应对这样的情况。”张良说到。

“不过按照经济规律来说,这时候的我们必须进行产品升级了。”张良说到。

“嗯。你说的对,但这升级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楚国人在南方造船厂修建了大量的船坞,他们可以很轻松的建造大量的船只,这些船只和我们的船只质量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只是他们的产量还不如我们的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我们在这方面的优势就会完全消失,与其这样等待下去,不如,让我们的造船厂扩张,和齐国人合作,一方面可以消除这方面的紧张感,另外一方面,我们的造船厂可以扩大这样的经营,赚取更多的利益,调动齐国国内的资金参与其中。”韩淑说到。

“至于其他方面,我想,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注意,比如,升级我们的技术,这点,可以让海军技术部加快合作力度,毕竟,很多东西,是需要做出来的,而不是等待下去。”韩淑说到。

“在资金支持方面,我们银行给予他们一定的贷款,另外就是让他们股票市场多多支持他们,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这样多了。”韩淑说到。

“是的。王上。”张良一一记录到。张良需要尽快的解决这件事情,因为胶州铁路发来电报,他们还缺乏很多劳工,这些劳工的缺乏会直接影响铁路建设状况的。

齐国,田横的府邸。

“这些都是秦国人和韩国人发来的。你看看。”田横把两份加长电报递给了娄敬,娄敬主管经济事务,在经济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很多时候,田横有固执的一面导致一些事情无法处理下来。

“这两份电报都说明了接触封锁,对齐国和胶州的发展都是很有利的。”娄敬说到。

“哼,韩国人肯定找了秦国人,否则秦国人不会这样说,他们希望通过秦国人来对我们齐国施压,韩国人,想的好办法啊。”田横不满的说到。

“长官。当前,只能这样做,齐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这些事情都离不开钱。没有资金的支持,事情很难办。”娄敬觉得应该缓缓的劝解这件事情,在他看来,这件事情着急不得。

“秦国人说的是好,但是,韩国政府想的很美。他们想要来这里投资,他们认为投资就能解决问题吗?好像我齐国离开了韩国不能活了。他们韩国太自以为是了。”田横很不服气的说到。娄敬知道,田横的固执性格表现出来了。对此,他感到很无奈,但事实就是这样。

“事情还会很好解决的。”娄敬只是这样说到。但如何解决,娄敬还不很清楚,但是娄敬知道,齐国很需要借鉴韩国的发展经验,如果韩国能够投资建设的话,情况可能会更好一些。

“齐国有很长的沿海线,但是造船技术却十分的落后,相比之下,楚国积极的引进技术进行大规模的仿造。看起来能够很快的促进造船业的发展,但是如果造船业迅速发展的话,情况就会变得极为的模糊,而我们齐国连这样做的机会都没有。可见齐国的情况还是很不妙的。”娄敬说到。

“如果韩国人能够把造船厂放在我们齐国,我们齐国就可以学到这样的技术,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很好的发展造船业,造船业可能也会成为齐国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发展事业。这对齐国是非常有利的。”娄敬建议到。

“但如果齐国什么也不做,就此停止不前的话,情况会非常的不妙。这对我们齐国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我们解决起来也十


状态提示:2379调节--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