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东市格外热闹,一大早东直大街两侧林立的茶楼酒肆就座无虚席了,而那些没有钱势的平民却也不曾离去,而是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说说笑笑。
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朝着东直大街东面的尽头望去,嘴里议论着同一件事儿。
大夏朝头一回太子大婚,迎娶太子妃,可不是举国同庆的盛世吗!
十里红妆女儿梦!
这是大夏所有小娘子都向往的盛况。
说来常伯清是大厦出了名的两袖清风的清官,虽说也是官宦书香门第,清贵名流的之首,却家境一般。
薛后之所以在世家大族以及文武百官中选中常伯清嫡女,除了常家娘子端方贤淑,聪慧和善,更是看中了常伯清身后那股不可小觑的清流。
可以说有常伯清的支持,就相当于笼络了一大半的读书人。
所以即便常伯清连一副平常女儿家的嫁妆都备不齐,薛后也不会介意。
只要她儿子能顺利登上那个位置,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哪里又会在这些区区钱财上计较。
在她看来,常伯清身后的那股力量远不是钱财能够比拟的。
更何况,常家世代官宦,也攒了一些家底,虽说照太子妃的规矩可能不太好看,却比一般的人家要好得多。
薛后早在定下太子妃人选时就吩咐殿内省搜罗各种奇珍古玩,稀罕木材,良田农庄等等以各种名义明里暗里的送去了常伯清府上。
薛后怕常伯清顾念名声不肯收受,也说得清清楚楚,算是给常淑瑜的聘礼。
太子大婚之日定下以后,就有消息传出来,常伯清倾尽家底,十里红妆嫁女。
平民百姓最喜欢热闹,尤其是红白喜事最是热闹。
这消息一出成功的淹没了前些日子一直病重的三皇子突然病愈回京的消息。
比起这个在众人印象中一直病弱又没有存在感的皇子,大夏京城的百姓无疑对热闹壮观的十里红妆兴趣更浓。
汇泉楼是东直大街最豪华的茶楼酒肆,足足有四层高的楼阁,站在上面足以眺望整个东市。
只看其气派的建筑就不难发现其背景之强大。
汇泉楼之所以在东直大街最有名,不仅仅只是其气派高大建筑,更多的是因为它让贵族赞叹让平民商股咬牙愤恨的规矩。
汇泉楼四楼,每层接待的人群不同,第一层平民商贾,二层是自诩清流的寒门子弟,三层是那些末流世家或者官宦子弟,最顶层自然就是顶级世家大族的子弟以及王公贵族。
这严苛又势力的规矩曾引起各层的强烈反抗,却从不影响它的生意。
哪怕是最底层几乎天天人满为患。
此时汇泉楼四楼最大的雅间里也迎来了它的客人。
临窗的紫檀木折枝梅花贵妃榻上隔着红木嵌螺?大理石矮桌对坐着两个小人,一个十来岁少年老成,漂亮的小脸总是绷着小大人样;对面那个则五六岁,黑白分明如墨玉葡萄般的大眼睛滴溜儿的转,鬼精鬼精的。
这样一对组合,如果前几日有人见过他们的话,就会一眼认出他们就是那日在石霜寺出现的那对一看就是出身不凡的主子。
那小小少年郎君像模像样的端着四君子青花瓷茶盏,轻轻的抿了一口茶,眯着眼眺望远处那条红色队伍。
队伍一头已经穿了一条街,另一头却还没能出家门。
“不愧是十里红妆啊!”
少年郎君叹了口气赞道。
那四五岁的娃娃跪在榻上直起身子顺着少年郎君的视线望去,可能年纪小目力所不及,只能隐隐约约的看到一条红斑斓的小虫子在远处蜿蜒游动,而且越怕越长。
他不屑的撇了撇嘴,“十里红妆怎么了,哪怕是百里红妆,太子哥哥也得稀罕哪,再说我听父王说这十里红妆里面有七八里都是国库里的,有什么好显摆的。”
“煜哥哥,你陪我去看杂耍吧,我好不容易求了父王放我出来玩一会儿,可不想就坐在这里浪费了。”
那小娃娃百无聊赖的把茶盏拿在手里把玩儿,站在一旁候着的小厮打扮的少年则忍不住抽了抽子,忍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