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南唐天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温

第一百六十九章朱温

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九月,朱温所部在东渭桥和唐军大战,随后黄巢又派来尚让加入战斗,唐军被朱温打的没了脾气,离开东渭桥后撤至富平(今陕西富平)。朱温越打越顺手,十一月,朱温和孟楷部受黄巢指令,北上富平,收拾拓跋思恭和李孝昌。二人已经被朱温打怕了,数战数败,损失重大,二人一合计,干脆回去吧,再在这打下去,本钱早晚要赔光。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二月,朱温再攻同州(今陕西大荔),朱温没有正面攻取,而是北上丹州(今陕西宜川),然后纵兵南向,偷袭同州。唐同州刺史米诚没什么用,狂奔河中。黄巢得知朱温得手后,封朱温为同州防御使,就守在同州。

黄巢觉得形势略有好转,便想灭掉河中的王重荣。同月,黄巢再祭出他的常胜法宝朱温,让朱温自同州南下,兄弟黄思邺出华阴,两路合兵数万,进击河中。

?

王重荣自从再归唐朝以来,还没有立过什么象样的战功,既然朱温来了,那就拿他开斋吧。两军战于河中,唐军在王重荣的哭告激励下,士气大振,大败朱温。朱温觉得自己拿不下王重荣,便连上十章入长安,请黄巢速发兵来援。

此时在黄巢身边主事的是左军使孟楷,孟楷和朱温向来不和,巴不得王重荣能作掉朱温,当然不想让朱温过好日子,扣下朱温的急信。朱温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得知是孟楷从中下黑手,不由得大怒:“昏君!用这等下作仆才,如何不误事!”朱温看到唐军四面围集,知道黄巢要坏事了,便动了背叛黄巢的心思。

朱温召来心腹人谢瞳、胡真,一起分析了保黄和降唐的利弊得失。谢瞳劝朱温:“黄主起兵山东,聚众百万,因唐室昏庸,天下纷扰之际,成得大事。但现在朝廷军四围长安,纵魏武复出,能奈何?将军本欲忠于黄主,但黄主信用孟楷,驭军无方,用人不明,他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将军英武聪明,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见机行事,才是英雄本色。”胡真也劝朱温降唐,朱温大喜:“天下富贵,我今日不取,复待何日!”

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九月,朱温杀掉黄巢派来的监军严实,举军投降王重荣。朱温向王重荣谢罪:“温久事黄逆,罪大恶极,今愿归顺朝廷,将罪建功。”朱温的脸皮比城墙还厚,又道:“若大帅不弃,温愿奉大帅为舅氏,效节犬马。”

王重荣平白多了个有本事的外甥,自然大喜,赶忙认下朱温,并飞使成都报喜。朱温是黄巢的头号王牌,拿下朱温,黄巢已经没几天蹦头了。唐朝文武也都知道这号人物。李儇闻报,喜极而泣:“朱温如此识时务,诚我大唐忠臣也!”拜朱温为河中招讨副使,并赐名朱全忠。李儇哪里想得到,正是这位“朱全忠”后来连弑两位唐朝皇帝,杀尽李唐宗室,毁了他唐家三百年的社稷。

朱温打仗确实有能耐,而且朱温对黄巢知根知底。所以朱温投降唐朝,黄巢手下大惊,也多开始谋划出路,黄巢在长安的统治摇摇欲坠。黄巢闻朱温变节,大怒:“负锅贼!不得善终!”

黄巢军的实力并没有因为朱温的投降而受到实质性的削弱,王重荣心里还是担心。杨复光建议王重荣求援兵,王重荣叹道:“我手头上就这点子兵,加上朱温,不过数万,上哪求兵?”杨复光笑:“代北李克用,骁勇异常,手握强兵,不如招李克用过来,为我们所用。”

王重荣大喜,速告知王铎,王铎知道李克用和郑从谠不和,写信劝郑从谠要从国家大局出发,别给李克用南下制造麻烦,这回郑从谠听了劝。李克用也不想老死代北,他看到各路豪杰都去勤王,知道一旦唐朝中兴,自己没什么军功,以后怎么在江湖上混?既然王重荣来请,自然乐意。

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十月,雁门节度使李克用带着四万黑衣沙陀兵南下勤王,不过李克用对郑从谠还会耍什么花招心中没底,不敢招惹这位郑爷,让大军绕道岚州(今山西岚县),沿黄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