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锦衣当国>第九十一章 明珠夜投按剑惊
有规模的偏殿,太后接见皇帝和内官大都在自己的宅院之中,但要见外字,则都在那偏殿之中。

很是素雅的大堂之上,伺候的宦官、宫女口鼻观心的站在两侧。李太后坐在正中。身前被一挂珠帘挡住。

在珠帘的两边。冯保低头站在外侧,而更向外的地方摆着一套桌椅,身穿大红官袍的内阁辅张居正侧身坐在那里。

李太后手上拿这个折子,在张居正的手边也有一个。两个人都在低头看这个折子,过了会,李太后轻轻咳嗽了声,冯保立刻回身点头。转身扬声说道:

“你们都下去吧,没有吩咐不要进来。”

侍立的宫女和宦官连忙躬身退下,等偏殿大堂中就剩厂旧二三人。李太后才开口问道!“冯保,王通那边你这里仔细查过吗?”

“回太后娘娘的话,今儿上午,奴才把东厂和镇抚司的人都叫了过来,又把那王通的出身经历从头到尾过了一遍,并没有现什么砒漏,王通比寻常孩子的确聪明些,愿意学习识字,愿意学武强身,从很少和同龄的孩子们玩乐,奴才这边也查出来点新东西,据王通所在的百户有人讲,他爹王力曾和同僚夸耀。自己的孩子连吃什么对身子好都知道。”

听到冯保的禀报,珠帘之后的太后沉默了会,又开口问道:

“这孩子对父亲是这几年孝敬的还是一直如此?”

实际上这话许久前已经说过,但冯保自然不会嫌絮烦,当下又是躬身说道:

“这个在镇抚司的呈报中有讲过。自从王通懂事一来,就表现的颇为纯孝,那王力整天在外面没口子的夸赞,锦衣亲军中多有听到。”

说到这里,张居正放下手中的折子。沉吟了下出声说道:

“臣从头想过,若真有什么打算预谋,断不至于巧合成这般,谭子理谭纶是先帝信用的臣子,又蒙当今圣上的大恩,要说有什么私心臣觉得不会,他昨晚所说的话,从前也和臣讲过,之所以让东厂和镇抚司的眼线直接呈下来,也有上密旨的意思,太后娘娘未免多虑了。”

自朱元璋创立大明朝至今,臣子中敢说太后娘娘多虑的,恐怕只有这张居正一人了,他伸手捋了下颌下的浓密胡须,沉声说道:

“虎威武馆上下姓巨,学员们每日的操典,臣也询问过兵部和京营的行家,都是赞不绝口,说这一套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办法,很多人都要抄录一份好好研讨呢!”

边上的冯保接口说道:

“奴才也问过御马监的营官,他们说虎威武馆的操典,这办法更适合练将,而不是练兵,这些将门子等出去了若是不懈怠,那都是大明的武将种子,将来对国家肯定有大用的。”

偏殿中又安静了半响。珠帘后的李太后幽幽说道:

“本以为是个心性正的玩伴,后来看是个有心做事的勤勉人,没想到谭尚书又说这是我大明的名将种子,

说到这里,李太后笑了几声,能看到她摇头说道:

“哀家从不信什么宿慧,也不信会突然有什么大才出现,可这王通的所作所为,却不由得哀家不信了。”

冯保这等角色岂能听不出太后娘娘情绪变化,当下躬身笑着说道:

“太后娘娘,有些人的确是神仙赐福,张阁老不就是吗?”

说到这里,李太后轻笑出声,张居正也是湖广有名的少年天才。据说十三岁去参加乡试。就惊才绝艳,理应高中。但湖广巡抚顾猜不愿意让少年人过早成名心浮气躁,压了他一届。所以在十六岁才中举,此后一路顺利,二十三岁就做了进士。

这在当时也是名噪一时的例子,张居正也被人称作“神童”也难怪冯保会拿这个来取笑。

一个是太后,一个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对这两位的取笑,张居正也只能微笑而过,欠身说道:

“太后娘娘着紧皇上,母仪天下之心,令臣赞叹,不过那王通今年才十四岁,一切还早,尚有许多时间。察其言观其行,若真是人才再教导提拔不迟,不必急在这一时。”

这是稳妥老成的办法,李太后连连点头。

天色


状态提示:第九十一章 明珠夜投按剑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