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大清太子爷>第126章

在李佳氏的印象中,胤礽是从没有用这种语气和神态对她说过话的。

她呆怔半晌,才自己慢慢坐下,缓过神来之后,她明白了一件事情,这一番试探,是被她自己搞砸了的。

胤礽头也不回的离开,让侍候在一旁的凤春和凤夏有些惊吓,她们没有想到太子爷竟然当着她们的面对侧福晋说了这样的话,很显然是侧福晋的话惹怒太子爷了,所以太子爷才会连这个都不顾及了。

凤春等了片刻,才小心翼翼的看向李佳氏:“主子,您没事儿吧?”

李佳氏静默片刻,抹了眼泪微微笑道:“我没事,太子爷也走了,咱们歇了吧。”

侧福晋不愿多说,凤春和凤夏也不能多问,便都照着李佳氏的吩咐,侍候她梳洗后就退了出去,独留李佳氏一人在屋中。

李佳氏躺在床上,却无甚睡意。她知眼前这状况,光伤心是无用的,还得想想日后怎么办才好,李佳氏这样想着,就慢慢的冷静下来了。

太子爷那一席话,断了弘昶的前程,他的意思很明白了,弘昶将来最多也是个亲王的命了。

李佳氏想起胤礽的话,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太着急了些?其实胤礽说的没错,弘昶现在才六岁,说这些确实是早了些。她心里很明白,今日这一番试探,让她试探出了胤礽的态度,也明白了事缓则圆的道理。

那惠妃和大阿哥就是太着急了,以至于到了如今这个境地。

李佳氏明白,她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两件事,一则是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一点一点的补救她在胤礽心目中的形象;二则就是慢慢的等弘昶长大,等弘昶长大了,胤礽登基为帝了,到了那时候,或者,尚有可为。

弘昶究竟是不是个亲王的命,或者,尚可搏一搏。未必真的就被太子一言已定了。她需要做的,就是安静耐心的等,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一切或者都有可能改变的。

李佳氏在这里思索对策,胤礽到了书房里,也是无甚睡意。

他叫了德柱进来,对德柱嘱咐道:“告诉奶娘,让二阿哥搬去同大阿哥一同住,侧福晋那里,就不必让二阿哥继续住了。往后二阿哥和大阿哥见侧福晋请安的时候,不许阿哥们的奶娘各自离开,阿哥们见了侧福晋,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都要一五一十的告诉我。你告诉奶娘,我不许侧福晋那里出什么差错,也不许侧福晋单独见阿哥们,宫内上下,要安排人暗地里盯着侧福晋,不许她有什么异动。你就按我的原话告诉她,一字也不要改。另外,不许毓庆宫外有什么谣言,还是要做到外松内紧,明白吗?”

德柱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还是点了点头道:“太子爷放心,奴才这就去办。”

太子爷没在侧福晋屋里留夜,进去没多时就沉着脸出来了,可见是侧福晋说了什么话惹恼了太子爷了,德柱想,他一会儿还得跟顾嬷嬷说一说,要顾嬷嬷经心些,这个差事是不能办砸了的。

胤礽望着德柱出去的背影沉思,他是有想过要把弘昶和弘皙跟李佳氏隔离起来的,但是这个动作太大了,如果现在这样做的话,恐怕这件事就难以瞒住,毓庆宫内是他的地方,可这个消息一定会传出去的,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不能让人知道他的侧福晋竟然有这样的心思,特别是不能让康熙知道。

所以,就目前而言,监视反而比隔离更有用处。李佳氏不过是个侧福晋,在这毓庆宫里,有他和石氏在,是不可能再一次让李佳氏钻空子的。

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康熙下令班师回朝。途中,康熙作《凯旋言怀》诗,诗中写道:“黄舆奠四极,海外皆来臣。眷言漠北地,茕茕皆吾人。六载不止息,三度勤征轮。边拆自此静,亭堠无烟尘。兵革方既偃,风教期还淳。兴廉遵昔轨,崇文育群伦。所用惟才俊,非仅荣簪绅。尔俸与尔禄,脂膏出细民。永念固邦本,不愧王国宾。”

康熙在给众臣的谕示中提到:噶尔丹已死,各部都已归顺,大事已毕。朕两年之内三出沙漠,栉风沐雨,并日而餐,不毛不水之地,黄沙


状态提示:第126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