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太上皇,这万万使不得,”白时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想我大宋从没有将公主外嫁给临国的传统,如今怎么可以坏了祖宗留下的规矩呢?”

大将种师道更是一脸怒气:“公主此言岂不是羞煞我等?泱泱大宋朝何时到了此等地步,要坏了祖宗规矩让公主屈尊下嫁那等蛮族,还不如将老夫先斩首了吧!”

连兵部侍郎李纲也是一派反对之辞,抱拳一叩首,禀道:“太上皇,我朝律法,公主不得干预朝政。”

赵玉盘此时明白,无论是朝中的主战派还是主和派,在针对和亲这个问题上,他们竟然都是持一致意见的,其实,如若换成从前的赵玉盘,要是哪个公主到她父皇面前提出这种和亲的建议,她也会认为荒谬至极,可现在不一样了,她是经历过一次的人,她要吸取前车之鉴,大宋国内一盘散沙,先从朝中大臣来讲,就分为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朝中大臣都不能站在一个统一战线上,再加上她父皇和皇兄又是软弱无能胆小怕事的,一会儿听听主战派的言论,一会儿又听听主和派的意见,就这样墙头草一般,根本不能拧成一股劲。再说大宋的军力,按理说大宋的兵马根本不比金国少,可也同样是力量分散,根本无法集中抗敌,而她一介女流,要想迅速靠自己的力量挽救时局,显然通过正常手段是做不到的。

那么,唯有和亲是最好最直接的办法了,因为这一次她是有准备的,上一次的赵玉盘哪里会认得蒲鲁虎那群人?可是现在她知道了,她知道靖康之变不仅仅是大宋败给金军那么简单,整个皇室和东京城的老百姓都要遭殃,而这一切,和金兵大统领蒲鲁虎有直接的关系,而蒲鲁虎也有他的弱点,这个弱点便是赵玉盘自己。

若现在把她的画像送去,再答应金兵的部分议和条件,虽然这样依然是在委身求全,可至少能够保住东京城百姓的性命,她要的只是这个而已,而且,她若深入到金国内部,她必定要找机会,先收拾掉蒲鲁虎。

这便是赵玉盘的计划,此时,一众大臣反对,但她也没有要动摇的意思,她这一次是铁心的,这些大臣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自然是说得振振有词,他们要是知道金兵打来时他们有多么不堪一击,恐怕就没有这么深厚的底气了吧。

“父皇,请父皇与圣上商议,下诏派使臣与金兵谈判,可命人为儿臣作画像一幅,带去交与金兵大统领蒲鲁虎。”赵玉盘再次说得铿锵有力。

“什什什么……”赵佶吓得哆嗦,心说,皇儿啊,你是失心疯了么,你要是想着跟父皇一起逃到江南去那还算是正常,竟然要去嫁给那金国头子蒲鲁虎,那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啊。

赵玉盘跪在龙德殿的地面上,身板挺得笔直,双目一动不动地看着她的父皇,是的,她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因为她知道,当蒲鲁虎看到她的画像,很可能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但具体会怎样,赵玉盘一时也预料不出,不过有一点,蒲鲁虎一定会因她着魔,他,逃不出这个咒。

“请太上皇三思!”文武大臣们再次齐齐叩首。

赵佶看着这满大殿跪着的两伙人,当然,其中一伙只有一个人,就是他女儿赵玉盘,另外所有人都是一伙的,赵佶本就优柔寡断,如今这两派各执一词,他更不知道怎么说好了,不过他心里也是不同意自己的女儿去嫁给那个恶魔的。

“这个……这个……朕已经不是皇帝了,你们你们……去找圣上议吧……”

原来他一急之下竟然把这事情给推给自己的儿子赵桓了,这倒是像他的风格。

“众卿以为如何呀,如果可以就退下吧,退下吧!哎呀,我的头好痛啊……”

赵佶一边唉叹着,一边转过身去,朝大殿厅中跪着的众人挥挥手,示意大家都散了吧。

赵玉盘一把拉住赵佶,“父皇,那您可否先答应儿臣,不要离开,可以吗?”

赵佶被赵玉盘拉着两只袖子,一脸苦状,心说,我的皇儿啊,你是要害死父皇啊,你这是要干什么呀?


状态提示:第469章 生出一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