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末英雄>1128.第1128章 为何西征(二)
>可是张海那“半成败算“也让张林有些忧虑的说道:“就不能再晚十年么?那样或许把握就要大上很多。”

张海思考片刻说道:“我以前的想法也是如此,可是执政六年的事情,我开始担心真到了十年之后,我们反而未必会有现在的优势了。而且十年会发生什么,也很难预料。我必须在有开始有把握的时候把我们的使命完成。。。”

其实张海也犹豫过要不要在建军不到十年,统一海内不过六七年的时候就展开这样的摊牌。可除了加速新朝的发展之外,有三种顾虑,最终还是使张海坚定了尽早展开西征决心。

一是张海开始怀疑当十年之后各地经济同旧时代有了本质区别、很多年轻人不在有过少年时的贫困经历后,新军主力部队的战斗力会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打过不少的仗并且对各种材料都有过详细研究的张海清楚:在其他各方面条件同等的情况下,生活越富裕与幸福,那在心理潜意中对生命就会看的越重,实战中很可能打不少折扣。偶有例外,但总体如此。比如民国时期的桂系相比东北军,湘军相比种田搞的比较好的阎老西军等。解放战争时期的关内兵源对关外兵源等等。弥补这种差别,需要不对等的其他方面条件,可实际上此时新军主力部队的资本密集度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限,再继续提升战斗潜力,就只能从规模上下手了。那样对监管和权力结构将带来更大的挑战。

二是张海对于诸弟子甚至身边的不少人的信心没有以前那样强了。渡过了开国的最初十年逐渐稳定下来,就算是人品和凝聚力再突出的群体,也不避免的受到权力的诱惑和影响。

三是张海对于自己能不能再坚持十年像过去几年那样勤勉的工作也有很大的怀疑。这重重忧虑终究使得张海下定决心尽早解决军事上的使命。


状态提示:1128.第1128章 为何西征(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