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末英雄>1311.第1311章 英伦三岛
强盗,我们对外一切行为的目的也基于此,如果行为南辕北辙,那终不过是误人误己。。。”在这个时候张海虽然没有把一些话完全的说开,但也表露出了自己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

之后,张海又有些郑重的向柳香问道:“这一个多月来,那些从欧洲各地补充入的工匠水准怎样?我们的军械产值可以达到怎样的程度?”

柳香知道一些兵工产品的成本张海也是略知一二的,因此只说官价产值就能估算出大致的兵工生产规模。对此柳香并不讳言:“自东欧到西欧,新补充入工匠营的工匠人数累计两万,这当中大致有三分之一是不可靠或难以改造的,实际补入只有一万三千人左右。但是这一万三千人也已经逐步习惯了我们的管理原则。这些是能够从事比较高端线膛火器加工制造的人数。黑火药及一些原料的备制,可以运用的人力资源就要多不少。不计造船和被服,我们现在年军火生产能力应该在折算官价军械每年六百万两左右的水平。。。”

六百万两的兵械,在旧时足以武装每年十万以上的披甲战兵。朱元璋时代战争时期全国每年的铠甲产量不超过两万,加上其他金属兵械的生产也不过在每年百万两左右的产值罢了。可是如今的新军主力部队中的最精锐部队在获得了足够的车辆和马匹之后已经构想出了一种“最贵兵种”,那就是每个士兵至少装备一百五十千克的各种装具火力,其中一百二十千克左右线膛抬炮火力。基本上这种“最贵战士”也必然是装备多匹中型马和必要车辆的机动化力量了。


状态提示:1311.第1311章 英伦三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