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唯一战胜国>第两百二十三章 :养
入的一个重要项目,此时机械制造还是中国的弱项。

但在夏钧之前不断的砸积分的情况下,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领先,但发展得比较偏。

化学工业方面这几天取得了非常高的成果,特别是关于军火方面的化学领域,已经能够应付此时的世界大战了。

化学合成材料方面,塑料的产量去年全年是一百万吨,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国。

塑料制造是一个前途光明的行业,后世的缩量产量是水泥和木材的总和,此时各种塑料还没有被发明出来,都是需要从兑换平台上购买的。

夏钧要考虑的地方很多,因此每个月的积分都感觉不够用。

此时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工业高速发展的状态,基础工业能不能跟得上是重点,因此夏钧的积分使用开始再次向基础工业方面倾斜。

基础工业的科技程度提升上去了,那么成本也就下去了。

成本降低的好处就是可以使更多的工程计划具备可行性,就如同修一条通往**的铁路,如果科技高到把成本降低下去,那么回报率就拉上来了,自然也就不用贴钱去开工建设。

这也是夏钧未来一段时间的积分主要花费项目,把基础工业提升上去,整个国家的国力也就随之提升了。

夏钧近来也没什么事,因为他有李诗婧这个强大的内助,此时李诗婧已经能帮他处理大部分的政务了。

所以夏钧近来也就是到处视察,其中最为主要的自然是军事上的视察。

七大军区此时已经开始动工修建基础设施,而且今年要计划扩军到一百五十万,所以军费上的支出比较大。

虽然此时中国已经没多大的可能碰上战争,但预备役的建设却是不能放松的,以此时中国的人口,只要完成预备役的储备,战争一到就能拉起许多大军团,虽然未来走的是精兵路线,但庞大的兵力也是底牌之一。

从招兵处了解到,今年士兵招募的情况还是很乐观的,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愿意参军,不仅是军队里有良好的待遇,同样军队也是被很多年轻人看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所在。

当前中国各省地区民族空前团结,随着对日战争的胜利,国家、民族意识迅速觉醒,想参军的年轻人非常多。

此时中国近期内不可能遇到全面战争,最多只是局部战争,因此军队对文化的要求不高,而且按照夏钧的指示,更爱招收文盲。

因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军队也将成为一个教育机构了。

文盲并不要紧,当年华东军刚成立的时候,同样是文盲一大片,但是现在那些文盲都已经成了知识分子,都能看报写字了。

军队的教育效率远比夜校和成人学校要高,因为这是军事化管理的机构,让士兵学习文化是带有强制性的,同时那些没文化的士兵在对比之后,同样也会对学习文化产生强烈的渴望,从而又影响其他士兵,最终形成一个浓烈的学习气氛。

此时中国有大量未受教育的青年,如何给这些青年扫盲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把他们招入军中进行教育显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由于应征的年轻人很多,所以各地招兵处都有些挑三拣四的,不过文化不在其列,而是主要针对身体素质。

按照这样的速度,只要三个月就能完成招募定额,让兵力达到一百五十万人的总数,一百五十万的兵力对于协约国和同盟国来说并不算是什么,他们投入前线作战的兵力双方都有上百万,这还是局部的战役。例如正在进行的凡尔登战役,德国就投入了上百万的兵力,只是德国没有在头一天的进攻中击溃法军,因此失去了作战的先机。

夏钧来到东北军区视察,此时东北地区的积雪已经融化了,军区的营房此时还未完全修好,工程队正在修筑军用机场。

军区的三十万兵额已经到了二十万,剩下的还要等杭州军区的调拨,当前东北已经集中了华东军近四分之一的军队,那些刚招募入伍的还不算在内。

夏钧走在军营里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对身边的林成贵


状态提示:第两百二十三章 :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