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黑科技宅的无限之路>第十四章 对《无限》世界未来的猜想
圣人进行攻击,因此,亚圣最多也就是干掉圣人在某一个位面之中的存在,而无法彻底的干掉圣人,甚至在你干掉了那个圣人在这个世界的存在之后,这个圣人完全可以再次投放一个分身来这个世界,让你有种杀之不尽的感觉。

也就是在大千世界出现之后,圣人才真正的呈现出一种“圣人之下皆蝼蚁”的碾压级的实力提升,因为肉身与灵魂符文的联系不再那么紧密了,肉身被灭了,换一个就是了。

其实说实话,慕容辰更加认可后边这个现世灵魂与地府灵魂共鸣的理论,而不是现世的灵魂进入地府,然后再从地府出来投胎的理论,至于现世中的灵魂是哪来的,之前就说过了,是将大量的信息积累在人体的生物电流之上,使之形成电磁波之后所形成的,人死后电磁波消失,因此灵魂消散,新的灵魂则在新的生物体内重新形成,达成一种在自然界之中的循环的一环。

在慕容辰看来,自然界就是一种循环,而且是一种大循环,而这个大循环之中,又包含这无数的小循环,四大基本力是一个循环,食物链是一个循环,灵魂的诞生与消散又是一个循环,除此之外,水是一个循环,风是一个循环,电是一个循环,甚至星体的诞生与毁灭,也是一个循环,例如恒星——超新星爆发——白矮星——再次爆发——中子星——黑洞——黑洞蒸发——星云——恒星和其他星体这么一个循环,虽说并不算真的严谨,但是大体上算是合理,毕竟,中间的过程有可能出现省略,也可能重复,并且还会有其他的条件加入其中,得到的结果也未必真的按照这个来,毕竟,不论是白矮星还是中子星,也有可能形成棕矮星、黑矮星、甚至夸克星,甚至在微观层面上,聚变与裂变也一样是一个循环。

宇宙的一切都是循环,而在循环之中,整体上是没有损耗的,可是,却依旧有“熵增”这个概念,为什么?因为信息的积累,信息不是能量,信息不是物质、信息也不是空间、信息更不是时间,这点以前就说过,但是,信息却可以影响能量,也能影响物质,甚至空间和时间,而且,信息必须被能量、物质、空间、乃至时间来承载,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观察者效应,或者说,慕容辰这边的正式命名应该是信息效应。

之所以将其称之为信息效应,其实是慕容辰研究符文的时候定下的,符文这玩意说白了其实也是一种信息,在不懂符文的人看来,符文就是一堆无意义的符号,但是,在明白的人看来,符文蕴含着整个世界的信息。

而符文的作用,应该不用多说了吧?可是符文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就是因为符文所代表的那些信息,对能量、对物质、对空间、对时间的影响,最后呈现出了与符文锁代表的信息相应的现象,或者也可以说,正是这些现象,让人们明白了符文所代表的信息。

信息的不断增加,使得世界越来越有规律,因此,在信息所影响的范围内,其实所谓的“熵增”是不存在的。当然,这是在信息本身不混乱的情况下,但是,古轰碎了天道,维持着世界的就只剩下了作为文明之理的人道,但是,人道本身并没有梳理信息的能力,相反,人道会不断的吸收所有来自文明的信息,而来自文明的信息本身就是混乱的,再加上文明之理是无法直接记录世界自然诞生的信息的,只能收集文明本身整理出来的自然信息,换句话说,文明整理出来的信息,和世界自然诞生的信息之间出现了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就是混乱,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熵增”,因此,人类在研究宇宙的时候,得出了宇宙中将“热寂”的这么个结论。

说实话,慕容辰对此嗤之以鼻,倒不是慕容辰反对宇宙会“热寂”,相反,慕容辰相当的支持宇宙会“热寂”,慕容辰嗤之以鼻的是将“热寂”定义为宇宙的终结,在慕容辰看来,“热寂”撑死了算是宇宙自我循环的一环罢了,称之为终结根本就是扯淡。

根据“热寂”理论来看,热力学第二定律会让作为“孤立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对《无限》世界未来的猜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